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湖減肥新方法,找個瘦子「接吻」吧

最近江湖上流傳著「找個瘦子接吻,交換腸道菌群,就能減肥」的神話。什麼是腸道菌群?腸道菌群真的會影響人的體重嗎?怎麼做才能養成「易瘦體質」?

看到這個忽然有點害怕,作為一個貪吃不胖、英俊瀟灑的易瘦體質星人,會不會可能被小胖子妞兒按到牆角強吻呀。於是我迫切地要來證實一下這個方法的可行性。

什麼是腸道菌群?

研究微生物的科學家,給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定義——生存在人的腸道裡的大量細菌構成的集體,就叫做腸道菌群。大量?到底是多少呢?據推測,一個正常成人體內,腸道內的細菌總重量可達1-1.5千克,包含的細菌數量則可以達到1014個。而一個成年人自身的細胞數量為1013個,也就是說,居住在我們腸道內的細菌數量,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 怪不得有人笑稱,人不是細胞組成的,是細菌組成的。

腸道菌群並不是人與生俱來的。胎兒在子宮裡是處於無菌狀態的,但胎兒出生後,伴隨第一口呼吸、第一口乳液、第一嘴輔食,腸道菌群也隨著食物、空氣、水進入腸道並安營紮寨,不斷擴充地盤,最終形成穩定的菌群構成。這個外來戶,將從此伴隨我們一生。

腸道菌群也分好壞?

數量龐大的腸道菌群大致可以分為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

有益菌也稱之為共生菌群、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能合成維生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分解有害、有毒物質。他們佔到了腸道菌群的99%以上,是腸道的正義使者。

有害菌,也稱致病菌群,比如沙門氏菌、致病大腸桿菌等。它們本不屬於腸道,但一旦誤食進入腸道,就會興風作浪,導致腹瀉、食物中毒等。他們是腸道裡的破壞者、大壞蛋。

中性菌,又稱條件致病菌群,即具有雙重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這些傢夥數量不多,但屬於腸道裡的不穩定因素。腸道健康時,共生菌群佔壓倒性優勢,條件致病菌群就很安分;但要是共生菌群被破壞了,它們就會引發多種腸道疾病。

腸道菌群胖子和瘦子大不同!

丹麥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把一群胖子和瘦子召集起來,檢查他們的粑粑,發現瘦子的腸道菌群種類和數量明顯多於胖子。而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趙立平長官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可能由細菌感染引發,而不是過度飲食、鍛煉太少或者是遺傳因素。

這樣看來腸道菌群真的會影響人的體重

接吻可以交換腸道菌群嗎?

接吻能輔助減肥這件事是確定的。但接吻是否能通過交換腸道菌群達到減肥目的,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科學定論。首先接吻能夠交換甚至改變雙方體內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到腸道菌群的變化。接吻影響人的情緒,釋放壓力,促進血液循環,影響多巴胺等激素的分泌,這些都有可能會影響到腸道菌群。

總而言之,不能把減肥的鍋全部扔給腸道菌群。

怎麼擁有易瘦體質的腸道菌群?

按照交換腸道菌群的原理,吃瘦子粑粑的方法似乎更行得通啊。如果你不想那麼重口味,你還可以這樣自己養成易瘦體質:

合理均衡膳食。為大家推薦地中海飲食結構,以種類豐富的植物食品為主,保持食物原汁原味,盡量用不飽和脂肪酸代替飽和脂肪酸,合理攝入乳製品,多吃魚和水果。

適當運動,能夠增加腸道中有益菌的數量和種類;常運動者與久坐者體內腸道菌群有明顯區別。快站起來活動活動。

作息規律。睡眠缺失會影響腸道菌群的數量,既會變胖,也會變醜。正在讀推送的你別再紅著眼眶、熬著夜!

保持情緒穩定。抑鬱、焦慮、慢性疲勞者的腸道菌群失調,大腸黏膜保護功能減退,體內促炎症因子水準升高。總之就是各種不健康。

減肥還得自力更生,希望你早日瘦成一道閃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