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讓「粗糧」更好吃的烹飪秘訣,一次性給你解鎖5個

粗糧有益健康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吃粗糧的精髓。如何烹調才能既營養又好吃呢?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教你5個技巧,讓粗糧口感更好。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 宋新

1

提前浸泡

與精白米相比,粗糧質地較硬,為了節約時間,使其口感更好,烹調前需要對粗糧進行浸泡處理。

紫米、黑米、糙米等需要泡4小時左右,雜豆表皮更為緻密,泡豆時間應在12小時以上。

2

調好水量

煮粗糧粥,加水也是一門大學問,加多了,粥所含的內容物少,喝完後容易餓,水加少了,容易導致粥的口感不好,讓人沒有食慾。

一般來說,1份粗糧要加入6~8倍的水,這個比例煮出來的粥不但口感好,還能產生飽腹感,不容易餓。

3

使用壓力鍋

熬製粗糧粥,特別是含有雜豆的粥時可選用壓力鍋,以免烹調時接觸過多氧氣,有利於保存粗糧中寶貴的抗氧化成分,如多酚類物質。

4

根據特性進行烹飪

和直接煮飯相比,小米熬成粥味道更好;

黑米硬且粗糙,不太合適煮飯,和大米一起熬粥口感更好;

糙米與大米混合,煮飯熬粥均可;

蕎麥麵與麵粉混合可製作多種主食,如蕎麥餅、蕎麥麵條、蕎麥饅頭等;

鮮玉米煮熟做正餐或加餐食用,玉米面與麵粉混合製成玉米糕、玉米餅、玉米麵餃子、包子、餡餅等。

5

避免煎炸

油炸或油煎會破壞粗糧的營養價值。

烹製粗糧時也不要加入大量油脂和糖。油脂、糖加入雖然改善了口味,加強了細膩感,但讓粗糧變成了高能量食物,失去了自身的營養特點。

本期編輯:劉雲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