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運動中如何保護膝蓋?三個方法看自己運動是否過量

每次一說到跑步,大家好像都會想到,跑步傷膝蓋啊,從而被嚇到。其實,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高強度的跑步確實會引起關節炎問題,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跑步還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跑步傷不傷膝蓋,關鍵是要把握好度。

合適的運動量

跑步過程中,如果跑步時能正常呼吸,還能與人交談,心臟沒有超負荷的感覺,就是合適的運動量。

還可以通過三個方法檢查自己的運動量是否合適。

運動後第二天早上,看看晨脈情況,將手搭在脈搏上,看脈象(基礎心率)是否與往日一樣,如果心率過高,說明前一天的運動量太大了,應該適當減輕。

運動後第二天的精神狀況,也能反應運動量是否適宜。如果第二天起床時感覺異常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表示運動量超過了身體負荷,要適當調整。

運動後的第二天,如果起床時身體微微酸脹、疼痛或麻木,是正常的現在,但是如果疼痛感比較強烈,則應適當降低運動量。

跑步後膝蓋疼怎麼辦?

很多剛剛跑步的人,會覺得跑步後膝蓋疼痛,就懷疑是不是膝蓋關節受損了。其實,膝蓋疼痛不一定是關節受損了,而是平時鍛煉太少,突然開始運動,髕前壓力過大,造成酸脹和疼痛。人體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輕微的疼痛和損傷,通過休息保養能恢復平衡狀態。但是如果長期的超負荷運動,膝關節的軟骨來不及修復,持續被損傷,那麼日積月累就會患上關節疾病。

總之,適當的運動是有益健康,運動要有一定的時間,每次跑步下限是20-30分鐘,上限是90分鐘,不必一次完成,一天中累計完成即可。運動強度要適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以自身能夠承受為宜。總體而言,快跑不如慢跑,有的老年人不能慢跑,快走也可以達到效果。一周應該維持三次以上的運動,還應該做一兩次腿部的曲肌訓練,防止運動損傷。

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尚醫健康資訊」,免費精品課程等你來聽~快來關注吧!微信號:sytown201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