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股指期貨保證金、手續費全部下調,為史上第三次

在市場各方翹首期盼中,圍繞股指期貨交易的新一輪優化措施終於落地。

12月2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發布消息,宣布調整股指期貨交易安排,交易保證金、平今手續費下調,日內交易限額大幅寬鬆,新措施力度超預期!距離監管層長官最新表態僅時隔一天,政策調整就迅速跟上,效率同樣超預期!

三維度同步優化,日內限制大幅寬鬆

中金所今日傍晚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綜合評估市場風險、積極完善監管制度的基礎上,穩妥有序調整股指期貨交易安排:

一是自2018年12月3日(周一)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0%,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5%(原套保20%,非套保IF、IH20%,IC30%);

二是自2018年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調整為單個合約50手(原單個品種2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

三是自2018年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4.6(原萬分之6.9)。

中金所表示,此次調整是優化股指期貨交易運行、促進市場功能有效發揮的積極舉措。上述措施實施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將持續跟蹤評估措施實施效果,加強市場風險監測與交易行為監管,確保股指期貨市場安全平穩運行。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本次股指期貨交易優化與2017年2月首次調整相同,采取了三管齊下的措施,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調整力度可謂超預期。

其中,三大品種交易保證金標準同步下調至10%,直接減半;平今手續費下調至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四點六,較現階段標準下調三分之一。

必須特別強調的是日內交易限額調整為單個合約50手,則是本次最為超預期之處。此前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是針對單個品種合並計算不超過20手,考慮到股指期貨單個品種交易合約是4個,本次調整至單個合約50手,也就意味著單個品種日內交易限額合計可以達到200手,而這一點大大超過市場預期。

業內這樣評價

對本次中金所調整股指期貨交易,業內積極評價聲音較多。

上海淘利資產董事長兼首席投資總監肖輝表示,此次股指期貨的放開,是我國堅持改革開放、股指期貨市場恢復正常化進程中的又一舉措。此次調整,力度適當,穩中有進,給當前金融市場帶來了積極正面的作用。在他看來,股指期貨手數的進一步放開,具體來看將帶來以下幾點變化:

1、 增加股指期貨合約流動性,活躍市場;吸引更多類型的投資者和投資策略,並引入新的交易策略加入,以更好發揮股指期貨作為風險對衝、套期保值以及價格發現的作用;

2、吸引CTA策略參與到股指期貨市場,增加策略交易品種,增強策略整體收益表現;

3、進一步減少Alpha等策略對衝成本及衝擊成本,目前各合約貼水程度相對前期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部分合約已呈現升水行情,放開之後,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同時增加單個產品账戶的容量,減少交易運營成本。接下來Alpha策略收益更可期;

4、套利策略將明顯復甦,這次限制是單個合約50手,總體上規模放大了10倍,股指跨期套利,跨品種套利,蝶式套利,期現套利都會有更多機會;

5、期權策略將有更大策略空間,股指期貨流動性的增加為期權新策略提供工具。

億信偉業首席顧問江明德表示,當前股指期貨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投資者交易理性,但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市場功能發揮受限,投資者對恢復股指期貨市場功能的呼聲強烈。具體來說,目前股指期貨的交易保證金標準在15%~30%,平今倉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六點九,為基礎手續費的30倍,交易成本較高,而且日內非套保開倉量限制為20手,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這次對股指期貨交易安排進行優化調整,可以說是非常及時,響應了市場中有關促進股指期貨功能發揮的呼籲。”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指出:“此次對股指期貨市場的適度調整,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調整,一方面將降低持倉者,特別是套期保值者的資金成本,促進投資者積極運用股指期貨進行風險管理。另一方面,可適度提高市場流動性,解決交易成本過高、對手盤難找、轉倉困難等問題,滿足合理的交易需求,進而促進股指期貨市場功能的恢復及良好發揮。”

他同時還強調,此次交易調整,仍是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的適度調整,在經濟基本面穩定、股市運行總體平穩的大背景下,短期內影響有限。

股指期貨常態化可期

12月2日,在第14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做好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各項準備。

實際上,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就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已做多次表態。2018年7月23日,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的期貨公司高管人員補習班在北京舉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會上他曾表示,要抓緊恢復股指期貨常態化交易,滿足境內外投資者股票市場風險管理需求;研究推出金融期貨期權;豐富國債期貨品種,繼續推動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等工作。

回顧股指期貨的發展歷史,2015年至今經歷了多次調整。

先看嚴控:

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為抑製過度投機,中金所自當年7月起連續頒布限制措施:

7月31日,中金所調整收費結構,增加申報費收取,同時限制日內報撤單次數和成交次數;

8月25日,中金所再出新規,提高交易保證金和日內平倉手續費,同時降低單日開倉交易量限制至600手;

8月28日,繼續上調非套保持倉交易保證金,日內開倉交易量被限至100手;

9月2日晚間,中金所公布一系列股指期貨嚴格管控措施,將期指非套保持倉保證金提高至40%,平倉手續費提高至萬分之二十三,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認定為異常交易行為。

再看優化:

在市場人士的多番呼籲下,股指期貨在2017年曾迎來兩次調整。

第一次優化

2017年2月16日,中金所宣布,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中金所在綜合評估市場風險、積極完善監管安排的基礎上,按照“發揮功能、動態調整、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的原則,決定穩妥有序地調整有關交易安排:

一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將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從原先的10手調整為2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

二是自2017年2月17日結算時起,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調整為20%,中證50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調整為30%(三個產品套保持倉交易保證金維持20%不變);

三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將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九點二。

第二次優化

2017年9月15日。中金所連續發布兩則通知宣布,自2017年9月18日(星期一)起,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6.9。此外,滬深3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各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合約價值的20%調整為15%,同樣是自2017年9月18日起實施。

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表示,中國證券市場規模鋼彈40-50兆,從近30年期貨市場功能和作用來看,健康的現貨市場一定需要有衍生品工具保駕護航。一是可以起到穩定現貨市場作用,二是能夠實現工具的多元化,三是帶動機構投資者成長,股市可以吸引更多市場資金進入。此外,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過程中,A股納入MSCI指數,有了多元化的股票市場和與其相配套的衍生品市場,國際化才能更加深入和有效。“股指期貨的適當適度鬆綁,是市場所期盼的,希望隨著市場穩定運行,常態化的力度能夠進一步擴大。”他說。

對股指期貨的常態化,業界期盼已久,而這一工作仍需繼續推進。僅從股指期貨的成交量來看,以滬深300股指期貨為例,現階段成交量不足2015高峰時期的2%,而這無疑將影響該品種風險對衝功能的正常發揮。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