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月經量越來越少,是不是會不孕?!

前幾天,群裡討論了月經變少的問題:我現在月經越來越少了,今天才第三天就快沒了,這是什麼回事?會引起我不孕嗎?

其實身邊月經變少受到困擾的女性還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月經變少是不是意味著身體出現了毛病,會不會影響懷孕。真相到底是如何呢?

播放GIF

月經量的多少,要看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月經量為20~60ml,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少於20ml為月經過少。

怎麼計算月經量?

看看你用過的姨媽巾,能把一片日用姨媽巾被完全浸濕的量可以估算為20ml。而如果從表面看,只有姨媽巾的中間部分被浸濕了,大約佔整個姨媽巾的三分之一,可以估算為5~7ml。

你的月經量真是少嗎?

一次月經的時間大概為3~7天,只要在這段時間了,總的月經量超過了20ml,都不能算月經量少。

但是如果每片姨媽巾上都只有一點點血,整個經期下來月經量也不到20ml,又或者跟以前的量相比明顯減少了,那就需要引起注意,及時到醫院就診。

『什麼情況會引起月經過少?』

月經是子宮內膜的定期剝脫,決定經量和經期的主要因素有:子宮內膜、生殖內分泌調節、營養狀況等全身情況等

1. 子宮內膜受損

各種宮腔手術如人工流產、放環取環手術造成子宮內膜損傷、宮腔粘連,是常見的月經過少的病因。很多患者都是在一次流產後的一段時間,發現月經逐漸變少了。

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結核也是造成內膜損傷的主要原因。一些急、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常常有月經不規律、月經過多、月經過少的情況。近年來結核病又有抬頭的趨勢,而生殖器結核一開始的癥狀可能不會很明顯,月經過少有時可能是首發的癥狀。

2. 生殖內分泌調節異常

生殖內分泌調節是異常複雜、相互關聯的系統,簡單來說精神狀態及身體中各種激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生殖內分泌的調節。常見的原因有:

精神狀態、情緒壓力變化:有些女性面臨考試或工作壓力,或者是遷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生活,生活中出現重大變故等都可能影響精神狀態,使月經量減少。

生殖內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功能減退等,都可以造成月經量少。

其他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都可能引起月經過少。

3. 營養狀況等全身情況異常

有些女孩子過度減肥,營養狀況太差,結果導致月經減少甚至閉經。嚴重的肝病、腎病,嚴重的貧血都可能引起月經過少。

『月經過少,如何治療?』

月經過少只是一種癥狀,不可能去治療「月經過少」,而是要先檢查出引起月經過少的病因,再針對性地治療相關疾病。

月經過少可能的病因很多,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一些檢查,來嘗試解釋病因。一般可能需要做:

常規的婦科檢查;

陰道超聲;

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等抽血化驗;

性激素、甲狀腺功能等內分泌檢查;

必要的時候還會建議做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檢查。

等病因明確以後:

如果是手術操作引起的宮腔粘連,需要通過宮腔鏡檢查,行宮腔粘連分離手術,術後配合一定的藥物治療。

子宮內膜炎、結核,首先需要抗炎、抗結核治療,然後視情況行宮腔鏡手術或藥物治療。

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生殖內分泌疾病則需要通過內分泌藥物治療調整月經。

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貧血、肝腎疾病都需要治療原發病來改善月經情況。

『月經過少的預防措施』

1、生活及飲食方面

避免節食減肥或過度運動,中樞神經對體重下降極為敏感,短期內體重下降10%以上或者體脂丟失30%以上即可出現月經紊亂、月經過少甚至閉經,合理飲食、保證每天足夠的能量攝入。避免過度疲勞、長期精神緊張、壓抑、憂慮等負面情緒,這不僅會引起神經內分泌障礙而致多囊卵巢綜合征、月經過少甚至閉經,還會增加其他疾病的發病風險。

2、相關疾病預防方面

無生育要求時一定嚴格避孕,避免不必要的流產,減少對內膜的損傷。注意個人生理衛生、保持會陰乾燥潔凈、禁止月經期間同房,防止婦科炎症的入侵。

3、定期檢查方面

定期檢查查體包括至少每年一次的婦科檢查、婦科超聲,每1-2年一次的宮頸防癌篩查,月經習慣改變後及時行性激素六項檢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