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媽媽的煩惱——產後惡露何時結束?


胎兒娩出後,在一段時間內產婦陰道仍有血樣分泌物流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惡露。下面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

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排出惡露是產後子宮蛻膜脫落伴隨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的過程,是產後身體恢復情況的晴雨表。

在產後的不同時間裡,惡露的顏色形態各不相同。一般正常的產婦,惡露有下列三種不同的情況:

首先1-4天內是血性惡露又名紅色惡露。呈鮮紅色,含有較多的血液,量也比較多,一般與平時月經相似,或稍多於月經量,有時還帶有血塊。

然後變成漿性惡露,呈淡紅色,其中含有少量的血液、黏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持續10天左右,漿液逐漸減少。

最後變成白色惡露,呈白色或淡黃色,含有白細胞、蛻膜細胞、表皮細胞和細菌等成分,形狀如白帶,但是較平時的白帶多些,白色惡露大約持續三周乾淨。

每位產婦都有惡露,但什麼時候排乾淨因人而異,有的3周左右,有的6周才能結束。正常的一般需要4-6周。

注意觀察,若出現以下幾種異常情況,必須就醫檢查。

紅色惡露持續時間較長應到醫院就診。首先排除有無胎盤胎膜殘留。若有殘留務必及時清宮。若沒有殘留應注意休息和補充營養。

若發現惡露有臭味且子宮有壓痛感時,則說明子宮受了感染應及時就醫。

若超過6周惡露仍然不盡,應及時就醫,考慮子宮復舊不全的可能。

惡露期間,新手媽媽務必注意這幾點:

女性在產褥期的抵抗力比來月經時要低,新媽媽產後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病菌侵襲發生產褥期感染。惡露期中的媽媽們每4至6小時要更換一次衛生墊,每天用清潔的水洗澡,但不需要特別沖洗陰道。產後應向會陰傷口的對側保持臥位或坐位。一方面可使產後惡露盡量不侵及傷口,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局部傷口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在生完寶寶以後,醫生都會鼓勵媽媽要儘快給寶寶母乳餵養,儘快開奶,同時可以讓小寶寶多吸吮媽媽的乳頭,可以有效促進媽媽的子宮收縮,進而加速子宮內惡露的排出。

在有惡露期間,按摩腹部有助於改善腹部的血液循環,促進惡露的排出,在剛分娩完的前幾天,按壓子宮,能明顯感覺到惡露的流出,按壓時不宜用力過大過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