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幾種臨床常用的回奶方法,科學、不傷身!

在門診經常遇到媽媽來顧問回奶,母乳的營養價值無可替代,但是媽媽卻因各種原因不能哺乳;或寶寶已經滿周歲了,想給孩子斷奶。

司女士就是斷奶大軍中的一員,孩子1歲3個月了,嘗試了自然回奶,效果一般;尤其夜間孩子總是找奶吃,沒有奶就不肯睡;致司女士缺乏睡眠,白天工作自然受影響;而且白天乳頭時常有乳汁泌出,量雖然不多,但總流個不停,用了很多哺乳胸罩和防溢乳墊都沒有用,為此她甚是苦惱。

通常而言,哺乳時間達10個月-1年,想斷奶者,可考慮自然回奶方法;若哺乳不足10個月斷奶者,常用人工回奶方法。

自然回奶:減少餵奶次數,縮短餵奶時間;或穿合身、帶胸罩來抑製乳汁分泌;注意飲食,少喝湯、少食蛋白豐富的食物等。

人工回奶:回奶針、西藥、中藥。若想回奶快,口服、肌肉注射雌激素類藥物;或者大劑量的維生素B6,每次200mg,每日3次;2天之後改100mg,每日3次;共服用3天。

司女士不想吃藥,問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好辦法。我告訴她一個很好用的小方,即麥芽茶,做法十分簡單,就是將大麥芽炒為末,泡水喝,每天1杯,堅持下去就會有很好的療效。

臨床常用的中藥回奶方:

炒麥芽60克煮水喝;若氣血充足,乳汁充沛,一般用到90-240克生麥芽,最高我們曾用過540克。

炒麥芽60克;生枇杷葉5片,去毛;土牛膝10克,水煎服用,每日一次,連服3天。

炒麥芽60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煎湯代茶飲,每日一劑。

中醫認為,乳房屬胃,乳頭屬肝,乳汁是血液所化生。由於氣與血的關係密切,所以乳汁的生化、積蓄和溢出等正常與否,又都受到氣的影響,決定於肝、脾的功能是否正常協調。產後乳汁自出的發病機理,正是肝、脾功能失常的結果。所以要想改變乳汁自出的問題必須得從調節肝、脾功能入手。

麥芽,是大麥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健胃消食的功效,同時還能治療脾氣虛弱,吃飯不多的問題。這也就說明麥芽具有調節脾氣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質就有了保障,乳汁的正常生成也就不再是問題。

除了健胃消食外,麥芽還具有疏理肝氣的作用。肝氣鬱滯,則氣不通,氣不通則乳汁的生化、積蓄和溢出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肝氣通達後,乳汁自出的現象自然就會得到很好地解決。

另外,麥芽還有回乳的作用,對婦女乳汁自出正對症。現代研究表明,麥芽內有類似溴隱亭的物質,能抑製泌乳素的分泌,故有回乳作用。


最後提醒:

很多媽媽不知道回奶是用生麥芽?還是炒麥芽?炒麥芽偏於回乳消漲;生麥芽偏於消食。

用麥芽時要保證麥芽沒有變質,因為變質的麥芽具有毒性,所以在儲存時要格外注意。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