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熊錦秋:炒新投機歪風需盡快根治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熊錦秋

  從投資操作角度來講,目前投資者顯然要遠離新股投機,尤其是絕大多數新股衝高一定幅度之後,余下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下跌、需要為此前的投機上漲慢慢還債。總體看來,投資者參與新股投機,贏面較小。

  11月2日證監會例行核發的IPO許可證並未如期而至,有人認為這是監管層呵護市的積極信號,有人則認為次新股迎潛在利好,11月5日也確實有些次新股在盤中出現較大漲幅。筆者認為,新股炒作是市場最大病根,需要盡快根治。

  一些投資者把IPO節奏作為次新股炒作的風向標,IPO節奏減緩或臨停,次新股供給關係暫時得到改善,由此出現炒作機會。但顯然,IPO節奏對二級市場個股的內在價值應該沒有什麽影響,能夠影響的只是個股的投機價值。

  A股似乎形成一個潛規則,也即新股和次新股按照上市時間長短,被市場和投資者賦予不同的、額外投機價值,上市時間越短,隱含的投機價值越大。也即市場評判新股和老股價值根本就不是用“內在價值”這同一把標尺。

  現在一方面投資者希望IPO永遠停止,另一方面無論什麽新股高價發行投資者都踴躍認購,市場和投資者出現精神分裂。在過度投機的A股市場,無論什麽新股,上市後都要先來幾個漲停板,近年來還從未出現上市首日破發現象;而新股發行市盈率本就遠遠超過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幾個漲停板之後市盈率被炒高至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此時再膽大的資金也望而卻步,由此展開價值回歸。

  由於新股在上市後第十一個交易日納入指數計算,此時往往是股價最高位,此後次新股步入漫長下跌通道,由此也成為市場指數殺跌的動力。

  市場形成新股惡炒投機陋習,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莊家選擇新股、尤其是小盤新股作為操縱標的。比如近日證監會公布對溫州幫某莊家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其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交易及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證券账戶之間大量交易“如通股份”“清源股份”“亞振家居”,構成操縱行為,操縱結果是股價大幅波動、或與大盤漲幅出現較大偏離,由此該莊家被處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十多億元罰款。

  上述這個案例解開了新股炒作幕後的部分真相,看來,要遏製炒新投機和新股不敗,唯有持續不斷加大對新股市場操縱嚴厲打擊,才能逐步滅失新股的投機價值。

  現在只要證監會某周核發IPO家數或金額較多,就會招來一些投資者的抱怨;表面上看來,目前IPO節奏是由行政控制,但行政控制其實是在幫投資者擰緊IPO龍頭、而非放任自流,若由市場自我選擇、那絕非目前的IPO節奏。IPO節奏其實最終是掌握在市場和投資者自己手裡,若A股投資者像成熟市場投資者一樣,由於對新股底細還缺乏深入了解,從而審慎認購新股、或者拒絕高價申購,那麽市場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此時證監會核發多少家IPO也無意義、因為投資者可能不申購。

  當然,正因為目前受到控制的細水長流IPO節奏或模式,也形成新股在每個時期基本都供不應求狀態,由此形成投資者踴躍認購、抽簽中獎的新股發行格局。

  筆者建議,應改變目前新股饑餓行銷局面,讓新股集中發行與上市,在每個季度或每半年的某一天,集中發行和上市一批,這樣發行人之間就會形成相互競爭,投資者選擇也更為多元。其中很可能出現少數質地平庸的公司認購不足、從而發行失敗,或者新股上市之後就破發,由此將倒逼投資者對新股認購秉持更為謹慎態度,也將倒逼發行人要麽降低發行價,要麽暫緩發行、趁市場好的時候再發行上市,如此幾個回合之後,行政部門對新股發行節奏的管控就可逐步松手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從而真正實現市場的自我調節,新股發行市場也將由此邁向健康發展軌道。

  從投資操作角度來講,目前投資者顯然要遠離新股投機,雖然個別新股被莊家當做操縱標的存在大幅拉高可能,但普通投資者不是莊家肚裡的蛔蟲,很難把握其中機會;尤其是絕大多數新股衝高一定幅度之後,余下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下跌、需要為此前的投機上漲慢慢還債。總體看來,投資者參與新股投機,贏面較小。

  (本文作者介紹:資深市場評論人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