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大趙桂麗:甲減怎麼吃更健康?

甲狀腺是人體的內分泌器官之一,可利用碘合成分泌甲狀腺素供身體所需。當各種原因引起甲狀腺素合成分泌減少,或甲狀腺素遭遇【抵抗】而無法發揮作用時,就會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


缺乏【正能量】,身體不在狀態

甲狀腺激素具有促進生長髮育、產熱、促進代謝等作用,是一種具有【正能量】的激素。若缺少【正能量】,體內其他營養物質的代謝就會【慢半拍】。

  1. 蛋白質不足:

甲減時,胃腸道【效率】變慢,吸收蛋白質的速度也減慢,因此可能造成體內蛋白質不足。若缺少蛋白質,身體將出現消瘦、水腫、免疫力下降,影響心、肝、胃腸等器官的正常運轉,未成年人的發育也因此變得遲緩。


2.骨質疏鬆:

除了蛋白質吸收變慢外,此時鈣質的吸收也減少了,易造成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等。


3.維生素A缺乏:

皮下胡蘿蔔素也因甲狀腺素的缺乏,轉化為維生素A的能力減弱。於是維生素A供不應求,由此造成夜盲或暗光中視物不清、眼結膜或角膜乾燥、皮膚乾燥脫屑、影響骨骼生長髮育,以及消化道、呼吸道發生感染的幾率增加。


4.體內膽固醇水準增高:

甲減時,儘管膽固醇的合成減慢,但其代謝的速度將變得更慢,即膽固醇水準勢必會升高。因此,甲減也成為血脂升高的【禍首】之一。

5.貧血:

貧血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一方面甲狀腺素的缺乏,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製;另一方面,患者因食慾下降,胃酸分泌減低、某些抗體的產生導致造血原料鐵、葉酸和維生素B12吸收減少。最終導致機體紅細胞不足,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


飲食調理,七大注意

針對甲減患者營養代謝特點,提醒甲減的患者飲上食需注意以下七個方面:


1.碘攝入要適量:

碘是製造甲狀腺素的原料,因缺碘引起的甲減應加強碘攝入,但對於碘充足的患者,過多的補碘,反而可能導致甲減的加重。


2.避免食用致甲狀腺腫的食物:

注意避免食用捲心菜、白菜、油菜等蔬菜及核桃等,因為這些食物含有的某種成分可引起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將進一步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故甲減患者需避免食用上述食物。


3.補充足量蛋白質、鈣質和維生素:

每人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應為每公斤1~1.2g,每天鈣的攝入量400mg。


4.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攝入:

甲減的患者往往會出現高血脂症,所以在日常的飲食中應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患者應盡量少食用動物脂肪類的食物,如肉類、飽和脂肪酸等,每日脂肪的攝入量應少於總熱量的20%。


5.預防貧血:

貧血同樣也是甲減癥狀表現中的一種,由於甲狀腺激素的缺乏,使骨髓造血功能到抑製,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故可出現正細胞性貧血。所以要預防貧血。


6.低鹽飲食:

甲減患者由於黏液性水腫常常手足腫脹、身體發胖。鹽分攝入過多會引起水、鈉瀦留而加重水腫。雖說甲減患者不像腎病患者那麼嚴格要求限制食鹽的攝入,但也要少吃偏鹹的食品。


7.保證足夠膳食纖維:

甲狀腺激素有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甲減患者因甲狀腺素不足而易出現腹脹、便秘,因此建議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麥粉、糙米、燕麥、豆類、薯類、蔬果等。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道蠕動,而且在大腸中吸收水分,軟化大便,從而防治便秘發生。


8.烹調方式:

由於甲減患者胃腸功能減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烹調方式以選用清蒸、燉煮,少油炸。

醫生簡介:

趙桂麗:北京首大耳鼻喉醫院主治醫師、北京首大頭頸甲狀腺多學科(MDT)會診主任,從事甲狀腺疾病工作三十餘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在頸部腫瘤、甲狀腺腫瘤、甲狀腺功能的治療以及甲狀腺疑難病、術後複發等甲狀腺疾病的基礎研究領域具有獨到建樹,深受到患者的好評。

擅長領域:甲狀腺腫瘤、甲狀旁腺腫瘤、頸部腫瘤、橋本氏病甲狀腺炎、甲亢、甲減、亞甲炎等頸部疑難病的診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