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財富爭議十五年:從行業助推器,到名利紛爭地

一切似乎是意外,卻又有必然。

在30家券商宣布退出新財富評選、中國證券業協會表態支持退出之後,新財富雜誌立即向參評方與投票方發出通知,稱鑒於突發原因,新財富決定暫停2018年度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投票,後續相關進展將及時在新財富媒體平台公告。同時表示,將與各方保持積極溝通,並充分調研意見,全面優化評選規則和評選流程。

雖然主辦方沒有直接宣布取消評選,但可以確定的是,曾經萬眾矚目的“行業盛典”必將光彩暗淡。

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的官方網站上,詳細羅列著自2003年創辦至今的發展歷程,暗示著其與賣方研究在15年裡非比尋常的互動關係。而就在9月2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官方通知中的一句“評選活動中出現負面輿情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讓正在進行中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緊急暫停,更引來30家券商聯合聲明退出評選。

近幾年來對新財富評選的持續爭議,此時達到頂峰。業內不乏拍手稱快者,面對唯投票論的評選機制、拜票拉票的慣有風氣和扭曲的分析師定價標準,一吐為快。但對身在以及曾經歷過賣方研究的人而言,這種評選的確推動了市場對賣方研究的重視、券商對證券研究的投入。

從最初的行業助推器,到如今的名利紛爭地;這場關於新財富的爭議和風波,問題不在於評選本身,而在於如何評選。上述聲明中的多家券商內部人士就表示,退出評選並不會影響研究所正常考核和運轉,重視派點和研究能力的考核。機構人士則表示,如果還有行業評選推出,應該加大對分析師研究能力的客觀評測,以及報告本身品質和專業度的評價。

緊急暫停的“行業盛宴”

曾經每年的9月,都是券商分析師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時刻。

因為這時,決定他們身價和前途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進入投票階段。拉票、路演、求支持,佔據著賣方分析師的工作與生活。但今年9月,先有方正證券兩位分析師的飯局影片引來一片嘩然;隨後,券商集體退出評選、協會公開表態支持、投票緊急暫停。

伴隨這場風波,很多人在討論和等待著結果——“新財富到底還評不評”?

而經歷過評選的前後劇變,業內人開始回顧變化過程——“評選為什麽會走到今天這步”。

中閱資本管理股份公司總經理孫建波,此前曾在銀河證券擔任首席策略分析師。他認為,新財富評選客觀推動了市場對賣方研究的重視度,推動了分析師身價的市場化定價,也曾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賣方研究品質的上升。

“券商是需要品牌宣傳的,新財富的誕生讓券商的品牌宣傳有了落地,以提升各家券商研究的排名來提升市場形象,這是非常大的好處。如果沒有新財富,可能就不會有當前各家對賣方研究如此大力度的投入,賣方研究也不會發展到當前的規模。”孫建波稱。

但其也同時強調,由於沒有在評選機制下功夫,新財富評選在後期暴露了很多投票形式化帶來的弊病,因此對行業發展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直接導致了當前賣方研究低端同質化,研究員推薦股票短視化等現狀。

“新財富評選的問題在於,排名隻通過買方投票而產生,這會在某些時候與研究貢獻產生脫節。比如,資歷越老、人情關係越好更容易獲獎;更惡劣的情況還包括送禮越多、公關越重而票數越多。甚至有時還會出現條件交換,比如有的券商與各大基金公司都有很好的代銷關係等,也會影響到買方投票的公正性。”孫建波稱。

這種生態,也得到了打分投票一方的認同。

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就直言,當前的新財富評選對券商分析師就像高考一樣,異常重視;但與高考不同的是,這場評選又沒要統一的標準。“對於我們機構客戶來說,賣方分析師有能力也不一定能獲得高的評價。如果只是蒙頭選股,做不好服務也不行。新財富的投票一直相對開放,靠的是直觀感受。”

孫建波直言,在當前的評選機制下,分析師更看重形式化的排名。相比2010年之前,賣方研究行業頻頻出現對經濟周期、行業發展、公司競爭力等優秀的深度報導,當前更多的是浮在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的模板化報告。尤其這幾年來,低端化報告泛濫,博眼球的動作越來越多。

某券商巨集觀首席分析師也直言,短視化是當前賣方研究最大的風險;有的研究報告缺乏扎實調研和深度思考,沒有嚴謹的研究體系和框架,結論更是倉促而草率的。

9月21日,安信證券、長江證券、海通證券等30家券商聯合發布聲明,鑒於目前新財富分析師評選活動中出現的負面輿情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嚴重影響評選活動的嚴肅性、公平性和專業性,我公司決定退出參加新財富分析師評選,以維護證券分析師職業聲譽和行業公信力。

中國證券業協會同時發表聲明,支持券商退出有關分析師評選活動。“我會將一如既往支持、鼓勵證券公司自覺抵製存在利益衝突、缺乏公平性的評選活動,共同維護行業利益。同時呼籲有關投票方加強廉潔自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孫建波稱,退出當前這種評選將促使賣方回歸研究本源,而非投資研究泛娛樂化。研究導向的變化也會讓分析師更加注重經濟規律的研究,更加重視產業規律和公司競爭力的研究。長期來看,也一定會潛移默化讓A股少點博弈和炒作、回歸投資本質;甚至間接對上市公司更加注重產業競爭力、中長期業績、持續回報股東、控制風險等產生些許影響。

風雨之後,回歸本源

比新財富評選是否徹底退出更值得探討的是,沒有新財富之後,賣方研究是否就能客觀而準確得為分析師定價?券商研究所究竟需要怎樣的考核體系?

上述公募基金經理就表示,新財富評選的投票整體上看仍是相對公正客觀的,其結果也一定程度呈現著賣方研究團隊的水準。但也不乏問題與弊端,除拉票亂象之外,評選不斷增加著券商的成本。而從買方角度來看,他也提出疑慮,若新財富評選徹底取消,券商重回傭金派點的考核機制,是否會形成新的利益鏈條;在這種模式下,資源也會更多向大型買方機構傾斜,其得到的研究服務相對更多,而小型機構的選擇權和溢價權就會受到影響。

新財富曾被視為行業標尺和分析師身價指標。對於退出新財富所產生的影響,上述聯合聲明中的某大型券商研究所內部人士表示,公司有較完善的考核體系,客戶派點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不參加評選並不會有太多影響”。

對於評選對研究所的影響,聲明中另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負責人表示,前幾年公司在新財富評選中表現不俗,但近年來已經開始加快調整和改革,方向就是讓研究團隊回歸研究本質,淡化新財富在業務和考核中的比重。一方面,仍繼續加大對研究業務的投入,在組織架構上予以支持;但另一方面,注重研究內容為業務導向,為機構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內部考核和激勵政策開始轉向派點和研究上來。

“研究能力和研究貢獻才是賣方研究分析師定價的核心。新財富評選本來也應該聚焦在分析師的研究能力上,但由於評選機制的限制而並未起到效果。”孫建波說,有效的評選應該要同時聚焦分析師的研究能力客觀評測,目前大數據的運用也非常成熟,已經有排名機構基於分析師研究報告推薦的股票或組合的收益對分析師進行排名;同時也要重視對報告本身品質的評價,可以借鑒孫冶方經濟學獎的思路,對研究報告進行評選,而不直接針對分析師本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