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繼“嗯”之後,有人回復OK被開除了

文 | 孫小婷

近日,長沙某酒吧品牌部組長在群裡通知事情,一員工回復手勢被批“不懂規矩”,隨後領導在群裡和這位員工說:“一會兒自己去找人事辦理離職手續”,該員工被開除。員工對媒體稱,忍住沒動手,很多同事都覺得過分。目前,該酒吧要求全員回復“Roger”接收指令。

新聞一出,網友紛紛表示“不能理解,有些奇葩”。這讓我們聯想到前不久,有位網友稱自己回復老闆一個“嗯”字,結果被批評為不懂微信的基本禮儀。

“嗯”“在麽”“呵呵”,這些用詞在網絡語言環境中的確可能引發交流的不適感,對如何解讀這些語義符號,尚且存在討論的空間,但是這位酒吧組長的教訓,則明顯超出了語義理解這個層面,而純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欲了。

不允許員工回復ok,而要求回復“Roger”,用整齊劃一取代差異多樣,實質是一種企業文化主導下的,對員工表達行為的干涉。這有點類似於強製員工發企業宣傳內容到朋友圈,或者在文章中留言,一旦員工拒絕,就有可能遭到罰款,甚至開除的懲罰。

這種行為已涉嫌違反了《勞動合約法》,無論是罰款還是開除,都存在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諸如員工無法勝任工作、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等,顯然回復ok並不屬於以上規定的範圍。

但在法律層面之外,這一奇葩新聞之所以引發廣泛討論,也確實是因為不少人都苦於網絡辦公的繁文縟節久矣,而且也不滿於企業、公司通過網絡對自己私人空間的擠佔。

微博網友評論

扁平、多元,本應該是網絡世界的精神內涵,讓原本層次分明的個體能夠跨越一些障礙,彼此協同完成工作。但同時,互聯網扁平開放的特性,也很容易被現實中的形式主義、繁瑣苛刻所滲透,給員工帶來一些新的煩惱。

面對複雜的網絡辦公環境,如今的員工已經衍生出多種技能:領導回復一個“微笑”表情或者一串省略號,就要能夠揣摩出螢幕背後的真實情緒;哪怕在出差或休假,也無法逃脫“時刻保持在線”的職場文化;再比如,要學會同時處理多項任務,在10多個工作群之間自如切換。

技術的發展,讓人享受到辦公環境的便利舒適,同時也難免帶來一些困擾。這似乎是個悖論,卻也給人們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在網絡上時代,我們究竟需要一種怎樣的職場文化?它能否更包容、更有彈性、更富有人性化?如何避免科層製的管理方式,能夠更好的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與積極性?

技術之光,能夠照亮人們的工作環境,但也需要由人和文化來控制它的亮度,才能使得員工的私人空間不被一覽無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