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輕男子突發重病只剩半月命,60厘米「人造血管」為其續命

「黃醫生,看到你來我就不痛啦!」29歲的陳敏(化名)術後笑著對前來查房的黃凌瑾副教授說道。

就在一年前,因身患兇險的主動脈A型夾層,陳敏被當地醫院認為「只有半個月生命」。

經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團隊兩次手術的全力救治,採用國際最前沿技術為他完成了全胸腹主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成功地挽救了這位江西小夥的生命。

據悉,該技術國內僅屈指可數的幾家醫院能開展,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為湖南省內唯一一家。

突發重病 江西小夥命懸一線

江西銅鼓小夥陳敏是一名廚師,2017年春節他如往常一樣在自家店裡炒菜,突然感到胸背部傳來一陣劇烈疼痛,支撐不住的他頓時倒在了地上。

「當時人還是清醒的,我媽媽和朋友立馬把我送到了當地醫院。」回想起當時,陳敏還是一陣後怕。

收治進當地醫院後,醫生判斷是血管破裂,情況十分危急,立刻讓陳敏轉至南昌的上級醫院,在該院他被診斷為主動脈A型夾層,醫生認為做手術成功率很小,甚至表示他「最多只有半個月生命」。

難道自己真的沒救啦?看著垂淚不已的雙親,陳敏頓覺人生一片黑暗。

正在此時,陳敏突然獲悉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在主動脈夾層的救治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於是,他決定到湖南去試一試。

(陳敏及家屬與醫護人員合影留念)

困難重重 湘雅專家迎難而上

該科黃凌瑾副教授接診後為陳敏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陳敏身高1米78,體重僅90斤,為馬凡綜合征的患者。

這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病特徵為四肢細長,身高明顯超出常人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特別是合併的心臟瓣膜異常和主動脈瘤。

陳敏身患主動脈A型夾層,是心血管外科最為兇險的疾病之一,瘤體極易破裂造成患者死亡,手術風險很高。

2017年3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順利為陳敏實施了全主動脈弓人工血管置換術+升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Bentall術+象鼻支架置入術,為其置換了20公分的人工血管

黃凌瑾副教授介紹,主動脈弓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臨床效果非常好,但如陳敏這樣的「馬凡綜合征」患者,支架「象鼻」遠端夾層會逐漸擴張形成動脈瘤,需要二期行全胸腹主動脈置換術

(術後側面照)

技藝精湛 成功完成金字塔尖端手術

全胸腹主動脈置換術是心血管領域內的高精尖手術,手術風險極大。

手術涉及到血液保護、脊髓保護、腹腔臟器保護,手術中還要非常好地維持體溫。國內現有的技術在主動脈的結構性生理重建上和國際先進技術比較仍有很大的差距。

經過詳細的術前評估和完善的圍術期準備。

2018年5月17日,在心臟大血管外科羅萬俊主任的指導下,由黃凌瑾副教授主刀,採用國際上先進的左心轉流技術,為陳敏了進行全胸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

術前由麻醉手術部王鍔教授和葉治副教授術前給患者放置了腰椎腦脊液引流管,防止脊髓缺血損傷。

術中用快速加溫輸血點滴裝置和血管活性藥物精細調控循環功能,並採用多種監測治療技術和方法進行腦、心、肺、腎和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保護。

術中可見患者的胸降主動脈和腹主動脈較正常人的2.5厘米已經擴大到了4.5厘米,胸主動脈支架以下瘤樣擴張。腹主動脈更是形成了一個最大直徑為7厘米的動脈瘤

(術後正面照)

更讓手術醫生感到棘手的是,陳敏的左腎靜脈異於常人,位於主動脈後側,需要先切斷腎靜脈,完成手術以後再進行重建。

由於手術需要阻斷胸主動脈,患者下半身沒有血運,為保護相關臟器,手術專家在體外循環組張成梁及段煉醫師的配合下,採用國際先進的左心轉流技術,通過離心泵將患者血液引到下半身。

據了解,左心轉流在胸主動脈瘤手術中,較單純阻斷能提供更為良好的脊髓及腹腔臟器保護作用,有效防止患者截癱及其它併發症,同時使用的肝素量等等減少,減少了術後出血的併發症

同時手術還採用了快速點滴系統,患者手術當中的出血可以快速回輸到體內,術後僅輸了兩個部門的紅細胞。術中手術室密切協作,保證患者手術中維持良好的體溫。

第二期手術歷時9個多小時,為陳敏置換了40公分的人工血管。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第二天即拔管,未出現任何神經系統併發症及肝腎損傷。5月30日,這個江西小夥帶著重獲新生的笑容順利出院了。

(編輯Anne)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劉微 黃倫芳
湖南醫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資訊,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