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貧血+脾大癥狀,多半進入「纖維化」期!

說起惡性病,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都是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一類。而另外一種命名為「骨髓纖維化」的增殖性疾病,也被列入惡性血液病的名單。但總體來說,它的治療早期大多數並不高強度(非化療移植),而是維持用藥進行。但因考慮到病人病程的進展可導致病情變化與轉變,需要及時調整治療思路來起到預防疾病惡化的目的。

所以,對於病人及家屬而言,也需要認識到病情進展前期的「端倪」癥狀,好做準備。

除卻骨髓纖維化病理性表現細胞期,膠原期,硬化期與骨髓硬化症,WHO還會根據此病的臨床和形態學特點,分為纖維化前期和纖維化期,這也正是評判病情進展的劃分臨界點。

有貧血+脾大癥狀,多半進入「纖維化」期!

一、骨髓纖維化前期

看臨床癥狀, 多是表現為脾臟腫大,輕度血紅蛋白低下(貧血),白細胞和血小板輕度增多;

看形態學改變,可有幼粒幼紅、紅細胞形態,淚滴紅細胞均少;

看活檢BM結果,可顯示增生,中性粒細胞增生,巨核細胞增生和不典型,無或極微網硬蛋白纖維化。

二、骨髓纖維化期

臨床癥狀可有明顯的肝脾腫大,有中度至重度貧血,白細胞正常或增高,可有血小板低下、正常或增多;

在血象形態分析方面可有幼紅、幼粒出現,紅細胞形態不規則,淚滴紅細胞增多;

骨髓象結果可提示骨髓增生低下,網硬蛋白和或膠原纖維化,巨核細胞增生和異常明顯,以及新骨形成(骨硬化)。

在很多時候,此病並無太過突出的癥狀表現,因此骨髓纖維化病人在治療服藥的同時,也別忘記制定時間定期複查自我病情狀態,有異常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另外在複查階段也需要隔一段時間做大面積的檢驗項目,來鑒別排除病情是否轉變。

此病鑒別診斷涉及到慢粒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特別是關注AMF鑒別,有的AMF原始細胞為巨核細胞表型CD41CD61陽性,病程侵襲性強。AMF有一部分為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AML-M7)

病友會微信公眾號:xyb5603503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