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體中的血液從哪來?獻血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嗎?

撰文/秦建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不少人不願意獻血,認為獻血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一些老人也阻止自家孩子去獻血,說是獻血會傷及機體根本,對身體危害大。那事實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人體中的血液從哪兒來,對我們又有什麼作用……今天,知力君就帶你一起來看看血液的秘密!

血漿

血液的構成和作用

人體血液中60%是血漿,40%是血細胞。血漿中90%是水,其餘為蛋白質、鈉、鉀、激素、酶等物質,其百分比與海洋極其類似,因為最早的多細胞生物是在海洋裡演化出來的,所以血漿最早應該就是海水。

血細胞

血液約佔體重的8%左右,一個體重80千克的人,約有6400毫升的血液。其中10%~20%的血液,平常貯存在肝、脾、肺和皮下毛細血管裡,並不參與日常的血液循環。只有當人體從事劇烈活動或者大量失血時,這些貯存的血液才會立刻釋放出來,參與到血液循環之中,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發動機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發動機。心臟通過不停地收縮與擴張,使血液在遍布全身每一個地方的血管裡流動,給人體帶去氧氣和養料,帶走廢物。心臟每小時必須輸出約340升血液才能維持所有細胞的基本運轉。如果做劇烈運動,這些數據還要增加至6倍。正因為如此,心臟在人體器官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用聽診器聽心臟跳動的聲音,是醫生判斷一個人身體狀況的重要方式。

人體中的血液從哪來?

說來有趣,在生命的不同時期,造血器官居然是不同的。研究表明,造血始於母親子宮的第3周,這時胎兒還沒有什麼器官形成,卵黃囊承擔著造血的責任。到了第6周,人體器官形成,肝臟接著造血。第3個月,脾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第4個月後,骨髓開始造血。嬰兒出生後,肝和脾停止造血,而骨髓承擔起造血的全部責任。

骨髓是人體最重要的造血組織

骨髓是人體最重要的造血組織。骨髓主要是存在於肱骨和股骨的骨髓腔,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骨髓有兩種,一種是能製造血細胞、呈紅色的紅骨髓,另一種是含有脂肪細胞、呈黃色、不能製造血細胞的黃骨髓。人出生時,骨髓都是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造血能力也隨之下降。

白細胞

有人說,獻血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其實,在正常情況下,血細胞和其他人體細胞一樣,也會自然凋亡,死掉的細胞經由尿液和汗水排出體外,同時骨髓也會製造相應數量的血細胞補充到血液中。其中,白細胞的壽命較短,20天就全部更新完,而紅細胞全部更新完需要120天。如果人體意外失血,相關造血組織就會加速工作。血漿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類在1~2小時就可以恢復,最慢的紅細胞兩周左右的時間也能完全恢復。所以,間隔半年時間,獻200~400毫升的血,對身體沒有多大的影響。

今日知識點

中學生物 |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循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