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款當季水果雖美味,但要吃對才健康!

荔枝過季,龍眼隨之來臨。龍眼亦有龍目、圓眼、益智等別稱,曬乾即為桂圓,其果皮黃、肉質白,爽滑甜嫩多汁,讓人垂涎。

早在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龍眼即被收入「中品」之列,並稱之為「益智」,言其「甘味益脾,能益人智」。因它成熟期在農曆八月,古時候稱「八月」為「桂」,加上龍眼果實呈圓形,所以又名桂圓。

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雲:「荔枝過即龍眼熟,故謂之荔枝奴,言常隨其後也。」龍眼為我國特產,據考證,我國人工栽培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大約在一千多年以前,才由我國傳到印度和南亞一帶。

中醫認為,龍眼味甘,性溫,無毒。甘能入脾,是滋補的佳品。李時珍雲:「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

龍眼果實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酒、膏、醬等,亦可加工成桂圓乾肉等。龍眼富含營養,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著。古時龍眼被列為重要貢品。北朝西魏魏文帝元寶炬曾詔群臣:「南方果之珍異者,有龍眼、荔枝,令歲貢焉。」

龍眼能夠入葯,性味甘、溫,入心、肝、脾、腎經。富含糖、維生素等物質,含鐵量較高,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恢復元氣,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的作用。此外,龍眼還有生津、養血、補腦、安神之效。

2

副作用

龍眼性溫,若過量食用容易導致體內火熱旺盛,建議不宜多吃。上火的話,可用菊花冰糖泡茶喝而解之。

3

適宜人群

4

禁忌人群

龍眼性偏溫補,多吃容易上火,故不適合熱性體質者。龍眼甘甜易生痰濕,痰多會加重咳嗽、哮喘癥狀,故咳嗽、哮喘者不宜食用。如《本草匯言》曰:「甘溫而潤,恐有滯氣,如胃熱有痰有火者;肺受風熱,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藥品化義》曰:「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滿嘔吐及氣膈鬱結者,皆宜忌用。此外,腸胃食積、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者也不宜吃。因龍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合適食用。

5

吃法豐富

可新鮮食用,或加工成罐頭、酒、膏、醬,或曬乾為桂圓乾等。其果肉、核仁、果皮及根部均可入葯,其中桂圓乾為常用的補益藥材,可入湯劑、丸劑或膏劑服食。

龍眼不建議煙熏。煙熏龍眼,燥性增加,不僅破壞了補腦安神的功效,而且吃後更易上火,故建議食用新鮮或者曬乾的桂圓乾。

此外龍眼的葉、花、根、核均可入葯。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緻優美,是製作高級傢具的原料,也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龍眼花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龍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

推薦4款湯飲

桂圓紅棗枸杞茶

材料:桂圓肉5克,紅棗2顆,枸杞5克。

製法:紅棗去核,與桂圓肉、枸杞一同放入杯中,加沸水沖泡10分鐘,放溫飲用。

功效:補血明目,養顏護膚。適合血虛面黃、頭暈眼花、經後體虛者。

桂圓當歸飲

材料:桂圓肉10克,當歸15克,雞蛋1個。

製法:雞蛋煮熟後去殼備用,桂圓肉、當歸放入煲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改文火煮15分鐘,放入雞蛋再煮10分鐘即可。

功效:養血補虛,調經止痛。適合血虛不足、月經量少、痛經的女性。

白果桂圓炒蝦仁

材料:蝦仁300克,桂圓肉20克,白果15粒,蛋清、料酒、鹽、澱粉、香蔥、薑末、雞精各適量。

製法:蝦去頭、尾、殼,挑去蝦線,即蝦仁,加入料酒、蛋清、鹽、澱粉抓勻上漿備用;白果去殼水焯後去衣備用。油下鍋燒熱,放蔥薑末炒香,下蝦仁、白果、桂圓炒熟,加適量雞精調味即可盛盤。

功效:補益虛損,補腎納氣。適合體虛、尿頻、夜尿多、氣喘等腎虛不足之人食用。

桂圓山藥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克,桂圓肉20克,乾山藥50克,生薑3片,紅棗3顆。

製法:上述材料洗凈,排骨剁小塊水焯撈起,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大火煲開後改小火,再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養胃,補血安神。適合脾胃虛弱,血虛頭暈,睡眠欠佳之人食用。

補血膏

材料:龍眼肉100克,黑芝麻40克,玉竹3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以上三物加水適量浸泡1小時,用文火煎煮,每半小時提取汁1次,共3次;將收到的汁液用小火濃縮,至稠如膏時,加蜂蜜1匙,稍煮沸即停火待冷。每服1~2匙,開水沖化飲服。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養肝之功效,適宜於貧血患者常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