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恨交加——痛風腎患者該如何合理應用止痛藥?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1732 篇文章

痛風性腎病是腎內科的常見疾病,而疼痛是這類患者繞不開的一道坎。正所謂「是葯三分毒」,止痛藥的毒副作用已廣為人知。到底該如何合理選用止痛藥呢?

常見的止痛藥及分類

臨床上對於痛風急性發作時快速止痛可選用藥物有:非甾體的消炎鎮痛葯、秋水仙鹼、糖皮質激素三大類。

非甾體消炎鎮痛葯

臨床常用的非甾體消炎鎮痛葯有:①吲哚美辛類:如消炎痛;②雙氯芬酸類:如扶他林;③塞來昔布類:如西樂葆;④布洛芬類:如芬必得;⑤依託考昔類:如安康信。

秋水仙鹼

秋水仙鹼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特效藥,它可抑製炎症、止痛。秋水仙鹼是一種生物鹼,有毒。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能抑製非感染性炎症,減輕關節的充血水腫,具有起效迅速等特點。

「六點行為評分法」要牢記

如果我們能對疼痛程度進行量化,將會對我們合理選擇鎮痛藥物及鎮痛藥物的個體化治療提供極大幫助。

0分:無疼痛

1分:有疼痛但可被忽視

2分:有疼痛,無法忽視,但不影響正常生活。

3分:有疼痛,無法忽視,部分影響正常生活。

4分:有疼痛,無法忽視,所有日常生活都受影響;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進食、睡眠和如廁等。

5分:激烈疼痛,無法忽視,不能完成基本的生理需求。

按疼痛評分選葯及止痛藥毒副作用介紹

選葯原則

①對於疼痛評分小於3分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在排除該類藥物使用禁忌前提下,可選擇使用1種非甾體炎消炎鎮痛葯。必要時可與該類藥物軟膏外敷聯合應用。

②對於疼痛評分3~4分者,最好與小劑量秋水仙鹼聯合用藥。

③對於疼痛評分4~5分者,最好選用依託考類如安康信與小劑量秋水仙鹼聯合用藥。

④對磺胺葯過敏者,非甾體炎消炎鎮痛藥物可選擇依託考昔。

當患者對以上藥物不耐受或有腎功能不全時,可選擇應用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且要檢測血糖,痛風急性期的癥狀一旦緩解,可逐漸撤減激素。

止痛藥毒副作用

非甾體炎消炎鎮痛葯主要副作用有:胃腸道損傷、心血管系統副作用和腎臟損害(可以引起大量蛋白尿和腎功能衰竭),有消化性潰瘍、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病者,盡量避免使用。

特別值得引起重視的是,很多病人因濫用這類藥物,導致腎臟功能受損和蛋白尿。

秋水仙鹼的副作用:秋水仙鹼毒性大,所以用量要小,有腎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心功能不全、血液系統疾病、嚴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禁用。腎功能不全者應用該葯可能引起嚴重、甚至致死性副反應,故在用藥前一定要了解腎功能狀況。腎功能減退者要盡量避免使用,如果使用,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減量使用。

秋水仙鹼的使用誤區:需要明確的是,秋水仙鹼並不能降低血尿酸,對慢性痛風治療亦無效。很多痛風病人長期服用秋水仙鹼,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另外,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會導致一些非常不良的的副作用:如感染、骨質疏鬆、向心性肥胖、胃腸道反應等。因此使用糖皮質激素,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勿長期濫用,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治療痛風——中醫中藥有妙招

痛風應用西藥治療,在短時間內可抗炎鎮痛、緩解癥狀,但複發率較高,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醫醫藥治療該病相對而言副作用小很多,簡要介紹一些常用中草藥:

薏苡仁——健脾利濕去濁,現代藥理學發現該葯有消炎止痛作用;

忍冬藤——祛濕通絡,有助於去除關節腫脹重著;

赤芍、牡丹皮、生地等可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當歸可活血通絡,通利關節;

牛膝引葯下行,中醫認為該葯能使藥物直達四肢關節病所,其有效成分是牛膝總苷,具有消炎、抗痛風的作用。

萆薢、土茯苓利濕化濁、通利關節兼解瘀毒,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萆薢能降低血尿酸並解除尿酸所致疼痛。

另外一些中成藥也具有清熱涼血止痛的優勢,比如新癀片:新癀片為中藥成方製劑,由九節茶、三七、牛黃、珍珠層粉等葯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臨床研究表明,新癀片在急性痛風發作期的治療具有一定優勢。

延伸閱讀

部分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