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風發作十分難受,該如何止痛?

痛風發作了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關節負重。

避免攝入富含嘌呤的食品,嚴格限制飲酒,注意患肢保暖,避免受涼,不要擅自使用風濕止痛膏等膏藥。

痛風止痛藥有常見的三種,讓我們來認識一下。

秋水仙鹼

秋水仙鹼對於痛風病友來說一定不陌生,它是治療痛風的特效藥物。

但有很多朋友在服用秋水仙鹼後出現嘔吐、腹瀉等副作用,這多與用藥劑量過大有關。

以往秋水仙鹼都是大劑量使用,即每小時服用 0.5 mg 直到疼痛緩解或出現嘔吐腹瀉為止(首日總量不超過 6 mg)。

但研究發現,大劑量和小劑量療法的療效其實差不多,且小劑量組的腹瀉等副作用顯著減少。

因此目前主張副作用少而療效並不降低的小劑量療法:

發作開始時服用 1.0 mg,1 小時後再服用 0.5 mg;12 小時後,如有必要,可再服用 0.5 mg。

之後每日服用 0.5 mg 兩次或三次,每日總量不超過 1.5 mg,直至疼痛癥狀緩解,通常不超過兩周。

發病 24 小時內使用效果好,但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要遵醫囑調整劑量。

此外,秋水仙鹼與有些藥物之間會互相影響,如果在服用秋水仙鹼的同時還在使用其他藥物,應先向醫生顧問。

除了治療,秋水仙鹼也有預防作用。

降尿酸治療的過程中,常常會誘發痛風的發作。這已成為影響患者堅持降尿酸治療的障礙,很多患者因此放棄降尿酸治療。

多個國家的指南均就降尿酸治療的過程中預防痛風發作的止痛治療作出了規定:

建議痛風降尿酸治療前 2 周開始使用秋水仙鹼,根據患者痛風發作的病程、頻率、確定秋水仙鹼的劑量,可以每日一次或兩次,每次 0.5 mg。

秋水仙鹼需要和降尿酸治療同時使用 6~12 個月。

另外,服用秋水仙鹼時有幾個注意點:

  • 如發生嘔吐、腹瀉等反應,應減小用量,嚴重者應立即停葯;
  • 骨髓造血功能不全、嚴重心臟病、腎功能不全及胃腸道疾患者慎用;
  • 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及肝、腎功能;
  • 女性患者在服藥期間及停葯後六個月內,需要避孕。

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

傳統的 NSAIDs 常引起胃腸道出血、腎臟損傷等副作用,包括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新型 NSAIDs 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明顯降低,且臨床療效不亞於傳統藥物,但它們都可能會出現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因此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慎重選擇。

成功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關鍵在於儘快開始一種 NSAIDs 治療。

此類藥物應在餐後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副反應,出現胃部不適時可同時使用護胃藥。

塞來昔布、依託考昔是較常用的新型 NSAIDs。

尤其依託考昔鎮痛強度強、胃腸道反應輕,是痛風急性發作時推薦使用的一種 NSAIDs。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可以迅速緩解疼痛,減輕關節的充血水腫。

但停葯後易複發,所以該葯僅用於痛風癥狀非常嚴重且反覆發作的患者,且不可長期使用。

局部關節腔內注射要比口服效果好、副作用小,因此當痛風急性炎症局限於 1~2 個關節時,最好選擇局部關節腔內注射激素。

另外激素最好和秋水仙鹼聯合使用,以免停葯後複發;但盡量避免和非甾體類抗炎葯聯用,以免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