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曉楓:睡美人一覺醒來 北京城成了另一個世界

40年前,改革開放為文學打開了新的大門,隨著文學黃金時代的到來,《十月》雜誌應運而生。2018年,回望40年來北京文學的發展變化,作家、編輯、學者們共聚一堂,還原著、講述著曾經親歷過的文學時代與浪潮。

圖為作家周曉楓在“改革開放40年——北京文學的變化與發展”第三屆北京文學高峰論壇發言。

與《十月》分享十年時光

2000年,周曉楓來到《十月》,由此開啟這裡的十年編輯生涯,曾任《十月》雜誌副主編,她的《血童話》《獨唱》《剪刀、石頭、布》等文章也發表在《十月》的雜誌上。“我對《十月》雜誌當然非常有感情,創刊四十年分享了其中的十年。”

如果一個人,走入人生的第四十個年頭,人們會說他步入“不惑之年”。周曉楓認為,神之所以成為神,是因為有著無窮無盡的經驗,以及無窮無盡的精力。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卻沒有經驗,老人有豐富的經驗卻喪失體力,“40歲是精力和經驗很好的平衡點,這個時候,你會覺得過去非常溫暖,未來很明亮。我肯定《十月》也會有這樣一個明亮的明天。”

“《十月》不僅對北京文學,可能對中國文學都有獨特而且非常重要的意義。”周曉楓在十月的工作,造就了她的文學審美,“開闊我對中國文學的了解和閱讀的眼界,以及對編輯素養的理解。”

豆汁兒變成咖啡 四合院變成大廈

不僅分享《十月》的成長,出生於北京的周曉楓也看到了北京城的劇變。十幾歲的她喜歡這樣一句話,“走異地,到異處,感受與眾不同的人生。”周曉楓憧憬候鳥與流浪的感覺,想去遠方看一看。

“現在哪裡有真正的遠方,千山萬水,咫尺天涯。其實很多時候變化速度可能會超出我們的認識和理解能力。”周曉楓設想,如果一個人像童話中的睡美人一樣沉睡,幾十年後醒來,“即使他從來沒有離開過北京,他會發現豆汁兒變成了咖啡,提籠架鳥變成手機遊戲,青磚四合院也變成玻璃幕牆的摩天大廈了……成了根本就不一樣的世界,即使他從來沒有離開過的北京。”

“北京是擁有多元文化、開放性、包容性的城市,寫作和生活之間有著動態的、密切的銜接關係,北京文學一直伴隨著生活的變化呈現各樣的樣貌。”周曉楓相信北京文學在未來會把動態當中人的豐富性更加地展現出來。

周曉楓的作品《離歌》便是講述了一個來到北京闖蕩卻“愛拚未必贏”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進入北京機構中心的“北漂”,然而這條別人眼中的光輝成功之路,卻戛然而止,從縣城到省城,從省城到首都,隨著“愛拚”過程中將維護簡單生活的體能都消耗殆盡,主人公就像一個破行李最終從傳送帶上被甩了下去。

珍惜自己的隱秘時間

“我喜歡誠懇、有力量、有個性的表達。”周曉楓直言,保持誠懇、保持銳氣,對寫作者來說是最珍貴的。

“生活在一個時代,作為一個寫作者,無法不受熏陶地去寫作,這未必是一件好的事情。”周曉楓將時代與個人的關係比作公歷和農歷,“公歷是共享的,農歷時間看起來是隱蔽的,但是和你內心有著豐富的聯繫。任何時候你都生活在雙重的時間,你永遠要珍惜自己隱秘的農歷時間,表達出來的東西才有可能達到誠懇。這種良性的關係才能保持內心的豐盈和強勁。”

今年,周曉楓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兒童文學作品《小翅膀》,“希望讓孩子們不再怕黑,不僅是寫給孩子,也寫給幫助孩子培養勇氣的家長,也是寫給成長中的我自己,獻給所有怕黑和曾經怕黑的童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