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衝擊波

全文共2885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作為資本市場一項重要改革,在征求意見剛結束就發布正式規則,效率之高史無前例。科創板相關規則“閃電”落地後,業內普遍預計月內出現首家或首批申報企業的概率較大。亦有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基於證監會對科創板的重視程度,科創板有望在下半年前開板甚至超預期。隨著科創板重磅來襲,會否形成三大交易所間的競爭博弈進一步升級等問題引發熱議,尤其是在創業板即將迎來10周年之際,創業板的加速改革預期也越來越高。

01

有望下半年前開板

科創板業務規則3月2日正式發布實施後,擬赴科創板IPO的企業即日起即可按照上市審核和注冊程序向有關部門遞交申報材料。不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按照時間推算,首批科創企業有望今年下半年前正式登陸科創板。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3月3日下午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關於科創板的“2+6”文件已經頒布,投資者現在就可以開戶。

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張野3月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科創板審核系統已完成一期建設並部署上線,具備接受申報材料條件。

根據規則,上交所應當在企業遞交申請注冊材料的5個交易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審核周期在3個月以內,但不包括申請公司補充材料、反饋問詢所需時間;上交所形成審核意見後,證監會需在20個交易日內給出最終核準意見,證監會在審核過程中擔任監督角色,主要關注上交所審核內容有無遺漏等。

相關規則頒布後,市場都在靜待首家或首批申報材料的企業。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告訴北京商報記者,3月2日科創板規則發布之後,企業就可以申請科創板上市。潘向東介紹稱,券商正在積極做準備工作,各地政府也在挖掘潛在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儲備了一些項目,支持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來帶動自身及當地經濟的發展,預計3月就有首批或首家企業申報。

按照程序,科創企業申報材料後,首家或首批科創板企業正式誕生也愈來愈近。“目前企業可以開始申請科創板上市,但還需要一些準備工作。年內首批科創板企業可能會正式掛牌。”潘向東如是表示。

實際上,從科創板立項到相關規則正式落地,速度之快,令市場感歎相關部門效率之高。在北京一位券商人士看來,考慮到證監會等相關部門對科創板工作的重視程度,科創板正式開板時間或超預期。“也不排除在下周就會有企業申報、下半年前就登陸科創板的可能。”該人士如是表示。

此前北京商報記者在採訪相關機構人士時了解到,在科創板征求意見稿出爐後,不少科創企業即對衝擊科創板躍躍欲試。在此背景下,不少券商就已經為保薦企業準備科創板上市材料,隻待相關規則正式發布可申報後立刻遞交材料。“等規則頒布後再準備材料就晚了,都想爭做第一批或者第一家科創板企業,這對於打造券商品牌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曾如是表示。國內AI芯片開拓者地平線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余凱在3月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即表示,“對在科創板上市非常期待”。

據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在2月2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科創板沒有首批名單,科創板企業上市數量適當,從準備來看也是有快有慢,不會出現大批量的集中申報,北京、長三角、珠三角、武漢、成都、西安等儲備企業較多,生物醫藥等領域佔比大。

02

刺激創業板加速改革

科創板注冊製作為“實驗田”,在給三大交易所提供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挑戰。尤其對於今年成立十周年的創業板而言,改革預期升溫。

實際上,關於科創板注冊製推出後,是否會形成三大交易所之間的博弈,會否造成上市企業資源分流的討論不絕於耳。港交所在科創板相關規則正式頒布前不久,公布未來三年規劃,宣布在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制度安排。

在全國人大代表、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王建軍看來,市場發展一定是相互促進的,有一些板塊之間的合理競爭是好的,於我們國家全局非常有利。

王建軍3月2日在人大代表駐地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及,今年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之年,科創板設立、注冊製推出是對資本市場的制度再造,這需要逐步推進,先從上海開始推進,上海成功以後,一定會在其他板塊推開。

王建軍稱,“創業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改革準備,創業板的改革已經不遠了。”

潘向東稱認為,創業板在三大方面存在較大改革預期。首先,隨著科創板注冊製正式推出,潘向東認為創業板存在試點注冊製的預期。潘向東表示,注冊製有利於吸引優質公司上市,加快上市進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除試點注冊製外,潘向東認為創業板改革的另一個預期是,加強創業板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潘向東補充稱,我國直接融資規模較小,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有待加強。我國資本市場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具有規避風險的特性,而科技企業由於缺乏抵押品、風險比較大,很難獲得銀行貸款。直接融資的風險分散、價值發現、改善資源配置等功能,可以用於補充銀行信貸,解決科技企業融資困難。此外,創業板或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可以豐富金融產品、改善交易效率、提高監管能力,創業板塊將主動擁抱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積極適應新科技帶來的金融變革。”潘向東如此表示。

03

公募基金積極備戰

在公募基金方面,根據上交所發布的科創板相關文件顯示,應當安排不低於本次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50%優先向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根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設立的企業年金基金和符合《保險資金運用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的保險資金配售。同時,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推動基金公司發行一批主要投資科創板的公募基金產品。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前期發行的6隻戰略配售基金也可以參與科創板股票的戰略配售。

事實上,科創板正式落地之前,就有多家基金公司布局相關產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日,根據基金名稱來看,與科創板相關的產品申報已達30隻。而從上報的產品類型來看,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封閉式基金等。其中,萬家基金申報的科創板基金數量最多,達到4隻。同時,華夏基金申報了3隻,而招商基金、廣發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的申報數量也達到了2隻。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場部人士坦言,雖然科創板的相關制度方才落地,但公司已經在研究權益類產品的進一步布局,包括擴大投資範圍,納入科創板標的等,也上報了科創板的相關產品。在他看來,目前第一批科創板投資標的還沒有落地,大部分公募基金公司應該都在加緊準備當中,未來確認後肯定也都會積極參與。

北京商報記者還從一位接近公募人士處了解到,從上交所關於科創板相關問題的回復來看,現有可投資A股的公募基金均可投資科創板股票,因此可能和當初的創業板類似,科創板投資無需再進行基金合約的變更,且未來肯定是大勢所趨。

而在基金公司布局的產品類型方面,該公募人士也指出,隨著主動管理越來越難以跑贏指數走勢,更多的基金公司可能也會去挖掘科創板的被動投資價值。以創業板為例,剛開始出現創業板ETF產品時,就有基金公司擔憂創業板的投資標的良莠不齊,但從當前來看,創業板ETF產品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而且還在原有的基礎上推出細分指數的產品。也就可以看出被動投資的布局價值。未來也一定會是主動管理和被動投資共存的局面,且被動投資的產品可能還會更加受到投資者青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