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怎麼煎?一文為您解惑

不少人在患病時,都會考慮進行中醫中藥的治療。但往往最後會問同一個問題:「醫生,這個中藥怎麼煎啊?」(抗癌助手提醒:了解更多抗癌和保健資訊就到香港特區腫瘤中心)

器皿

中藥煎煮的好壞直接關係著其療效的發揮,對治療疾病起著彌足輕重的作用。煎藥容器以砂鍋為首選,其次為不鏽鋼、玻璃類器具,這些器具傳熱均勻、性能穩定,可避免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而影響藥效。

盡量避免鐵製鍋具。鐵質鍋具易氧化且化學性質不穩定,易與中藥中有些成分發生反應,可能影響藥效,此外,還可能導致湯劑的色澤不佳和產生沉澱。中藥中的鐵鏽味也可引起患者腸胃不適而產生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銅質、鋁質器具也儘可能避免。

用水

避免煎煮中藥使用反覆煮開的千滾水、保溫瓶的隔夜水及被汙染的水。水量可根據藥物的質地來適度調整,如煎煮種子、果實類中藥材,水量可少些;煎煮花葉、全草類中藥材,水量則應多一些。一般第1次煎藥以加水至超過葯面1-2厘米為宜,避免加水過多或過少而導致患者服藥困難或是藥物有效成分未能充分煎出;第2次煎煮時水量應酌減。

方法

煎煮中藥前應先用水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多數藥物宜用冷水浸泡,不能直接加熱水。因為中藥飲片大多是含有澱粉、蛋白質的植物類,如果驟然受熱,會立即皺縮、凝固,蛋白質凝固、澱粉糊化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滲出、溶解。

花、葉、細莖類等質地疏鬆和輕浮的植物葯為主的中藥,浸泡20-30分鐘即可入煎;而以生長多年的植物塊根、根莖、種子、果實為主的中藥,應浸泡60分鐘方可入煎;凡是礦物、動物、蚧殼類藥材,浸泡時間需更長一些,這樣可濕潤藥材,能使其充分膨脹,藥材變濕變軟,更多的有效成分才會煎出。

火候

煎藥用火應遵循「先武後文」。煎煮一般的藥物可先武火煎沸,再用文火慢煮。解表類藥物用武火速煎為宜;滋補類藥物武火煎沸後,宜用文火煎製,以便煎出濃厚的葯汁。

時間

在煎藥次數上,一般需要煎2次。第1次煎煮時間為煮沸後煎20分鐘為宜,二煎時間則為15分鐘左右。解表葯一般沸後用武火煎10-15分鐘,二煎沸後5-10分鐘;滋補藥一般沸後小火煎30分鐘,二煎沸後煎20分鐘。每次煎好後應趁熱及時濾出煎液,避免因溫度降低而影響煎液的濾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兩次煎液合併混勻後分兩次服用。

藥量

每劑葯煎出量為成人400-600毫升為宜,兒童100-300毫升為宜,早晚各服用1次。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