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特殊煎煮方法及品種

中藥特殊煎煮方法及品種

一、 需要先煎的中藥飲片

1. 目的: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度,降低藥物毒性,充分發揮藥效。

2. 操作:用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煮15—30分鐘,再倒入群葯合煎。

3.1 礦石類:貝殼角甲類藥物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如:生石膏、生寒水石、生磁石、青礞石、金礞石、花蕊石、生海浮石、自然銅、赤石脂、生石決明、生海蛤、生瓦楞、生紫貝齒、珍珠母、龜板、鱉甲、水牛角絲、穿山甲、川附片、黑附片等等。

3.2 有毒的藥物先煎、文煎,才能減毒、去毒,有的先煎1—2小時。

如:烏頭、附子、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錢、商陸、生半夏、生南星、生川烏、生草烏。

二、 一般需要後下的中藥飲片

1. 目的:為了減少藥物因煎時間長造成有效成分分解破壞。

2. 操作:在湯藥煎好前5—10分鐘加入群葯合煎。

如:含揮發性成分的藥物,薄荷、蘇葉、砂仁、豆蔻仁、青蒿、番瀉葉、降香鎊、檀香鎊、鉤藤等。煮兩次可以把後下的葯分成兩份,分別後下。

三、 另煎。

1. 目的:使貴重葯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避免損失,另取汁兌服。

2. 操作:另煎藥置鍋內,加水浸泡15—30分鐘,煮沸後,文火煎30分鐘,煎透取汁兌服,藥渣併入群葯

中合煎。

如:野山參、西洋參、生曬參、朝鮮參、三七片、鹿茸片、羚羊角片、藏紅花、冬蟲夏草等等。

四、 包煎

1. 目的:為了防止藥物糊鍋和藥物對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2. 操作:將藥物用小布袋包好後與群葯同煎。

3.1 花粉類、細小種子類、細粉類 藥物應其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宜包煎

如:蒲黃、海金沙、馬勃、滑石粉、蛤粉、黛蛤散、六一散、青黛、灶心土等等。

3.2 含澱粉類、粘液質較多的藥物,因其易粘鍋糊化,宜包煎:車前子、葶藶子等等。

3.3 絨毛類藥物因其難於濾凈,混入藥液刺激咽喉,宜包煎:旋覆花、辛夷花、合歡花等等。

3.4 動物糞便類:五靈脂、蠶砂、夜明砂、望月砂等等。

五、 烊化

1. 目的:為了膠類和蜜膏類藥物因其易粘附於其它藥渣及鍋底。

2. 操作:應置鍋內加水或黃酒適量,加熱溶化或隔水燉化後,再兌入群藥液中同服。

如:生阿膠、鹿角膠、龜板膠、鱉甲膠、飴糖、蜂蜜等。

六、 分沖

1. 目的:為了藥物更好的吸收。

2. 操作:將藥物研成細末後,用藥汁送服。

3.1 入水即化的葯或原為汁液性的葯,宜用煎好的其它藥液或開水沖服,如芒硝,玄明粉,蜂蜜。

3.2 明火高溫產生毒性或有效成份不溶於水的,如:硃砂,硫黃,雄黃,冰片。

3.3 用量少,貴重的細料葯,應研末成粉,用藥液沖服:如:三七粉,鹿茸粉,羚羊角粉,熊膽 粉, 牛黃粉,玳瑁粉,珍珠粉,血竭粉、麝香粉、琥珀粉,沉香面(1G 以下),紫河車、金錢白花蛇、海馬、海龍等等。

七、 打碎入煎:「逢子必破」如:酸棗仁、白豆蔻、草豆蔻、肉桂、桃仁、川貝母、萊菔子、龜板、 鱉甲、辛荑花、穿山甲、荔枝核、枝子、紫河車、法半夏、草果、砂仁、益智仁、肉豆蔻、八角茴

香等等。

八、其它類:(1)包裹服:鴨膽子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

(2)使君子:炒香嚼服,小兒每歲每天1~1.5粒,總量不超過20粒/日,忌濃茶;

(3)泡服:番瀉葉用七十到八十度熱水泡服。

九、調配中要注意以上飲片在處方上是否註明要求,對於未註明的要在調配時馬上詢問 醫 生,尤其要注意有毒性的藥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