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研快遞 | 腫瘤病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不斷上升,並趨近與世界較高水準,已成為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脅。有研究表明,癌症病患中有40%~80%都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而癌腫則會造成代謝失衡不斷擴大,進而加重機體營養不良狀況。再加上癌症病患在手術、化療和放療等治療過程中機體受到影響,就會造成癌症惡病質,通常都會使病患出現貧血、厭食、低蛋白血症、進行性體重下降等問題。

惡性腫瘤患者生理代謝的變化主要包括:

第一,葡萄糖耐受量減少,胰島素敏感性降低,進食後胰島素釋放減少,補充胰島素又會造成蛋白分解速率下降。

第二,骨骼肌蛋白加速丟失,分解的肌肉蛋白一部分被腫瘤攝取,其餘用做糖異生前體或供肝臟合成急性相蛋白,導致整體蛋白質更新率提高,能量消耗加速,最終造成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同時會削弱抗腫瘤治療的耐受力。

第三,體內脂肪減少,巨噬細胞在腫瘤的刺激下產生腫瘤壞死因子,加速內源性脂解速率,使脂蛋白活性被抑製,造成宿主無法完全氧化遊離脂肪酸而出現高脂血癥狀,在飢餓狀態下宿主的脂肪儲備被大量消耗。化療是經過腫瘤手術後的病患擴散所必需的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化療雖然有效,但同時會對病患的正常組織細胞造成損傷,導致病患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厭食癥狀,最終病患營養不良的狀況進一步加重。另外,化療還會引發多種病發症,比如肝功能障礙、胃腸道粘膜炎症、口炎、咽喉炎等,許多患者都因此放棄治療。

營養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以往臨床營養主要在患者普通飲食的基礎上輔以腸外營養(PN),而忽視最符合生理代謝特徵、簡單易行又經濟安全的腸內營養(EN)支持輔助治療方法。腸內營養支持可以使代謝更符合生理過程,包括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消化道蠕動,改善門靜脈循環,在此基礎上還能維持腸道屏障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機率。腸內營養製劑有通用型與疾病特異型之分,通用型包括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TP)、含纖維素整蛋白型(TPF)、α-酮酸型;疾病特異型則包括糖尿病專用型 (TPF-D)、免疫增強型、整蛋白高能型(TPF-HE)。

01

特殊營養物質在腫瘤病人中的應用

因為腫瘤造成的機體營養不良應該從營養底物方面重點加強日常營養,只為機體提供營養,不給或者少給腫瘤提供營養,使腫瘤逐漸 「飢餓」,也可以通過營養支持來增強機體免疫力,使機體有更多能量殺傷腫瘤細胞。通過控制某些營養物攝入,並添加影響腫瘤生長、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特殊營養物質,即免疫營養。當前被廣泛應用的幾種特殊營養物質如下:

1.谷氨醯胺

在應激狀態下,生物機體自身合成的Glu並不能滿足其對Glu的需求量,有必要進行外源性補充。Glu可以大量地被體內高速增殖細胞攝取,如成纖維細胞、腫瘤細胞、免疫細胞、腸粘膜細胞等。因此,Glu是機體應激狀態下的必需氨基酸。

Glu具有提高免疫組織抗腫瘤的作用。大鼠肉瘤模型中,添加Glu可使腫瘤生長減少40%,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提高30%。此外,補充Glu能夠提高機體對抗腫瘤治療的耐受性,放化療後腸粘膜上皮修復力,從而降低放化療的併發症、死亡率。強化Glu還能促進谷胱甘肽的合成,提高機體抗氧化力,減輕放化療對身體的損傷。在選擇使用Glu時還應遵循腫瘤病人生理狀態的原則,對於無法進行腫瘤切除的病人,營養支持無必要,也無Glu支持的必要。對已切除腫瘤的患者而言,補充Glu能夠對機體營養狀況進行有效的調整,並提升放、化療的耐受力。

2.精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中的精氨酸,在創傷、飢餓、應激狀態下能夠轉化成必需氨基酸。對機體補充精氨酸,一方面可以加速肌肉蛋白質的合成,調整機體的氮平衡,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細胞自身的免疫功能。

從動物實驗的結果中發現,外源性的補充精氨酸除了能降低化學性致癌物的致癌作用,可以抑製腫瘤細胞的生長並阻止其在機體內的轉移,避免腫瘤在機體內形成。但是有些人則認為,在某些嚙齒動物中,精氨酸是腫瘤生長的必需氨基酸,對機體補充大量精氨酸,反而會促進動物腫瘤細胞增生。Park對乳腺癌病人的觀察結果更加表明,攝入精氨酸的患者其腫瘤蛋白質合成率為25.6%,而對照組即未服用時僅為10.0%,這個數據表明了精氨酸能使腫瘤蛋白質加速合成。在精氨酸對腫瘤的影響條件中,腫瘤本身的抗原性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抗原性強則抗瘤,反之弱則促瘤。即便如此,營養不良病人的免疫功能由於其NK細胞的活性受到抑製,但提供精氨酸則能夠提高脾細胞的有絲分裂能力、增加胸腺的重量以及NK細胞的活性。因而,通過精氨酸非特異性免疫調控作用,可以改善營養不良宿主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抑製腫瘤生長的目的。

3. ω-3脂肪酸

ω-3PUFA主要存在於海洋魚油中,以DHA和EPA的形式存在。ω-3 不飽和脂肪酸(PUFA)的代謝產物為三烯酸環氧化物和五烯酸脂氧化物,這些物質通過競爭性抑製方式影響花生四烯酸代謝,減輕機體炎性反應,保護免疫系統免受損害,所以ω-3 PUFA是有效的免疫營養素。在細胞水準上,ω-3PUFA誘導的改變持續更久,停用10周後,其對炎症細胞因子及PGE2的抑製作用依然存在。

以大鼠為實驗對象,給實驗組飲食中添加總能量40%的魚油(等氮等熱量),大豆油組對照,在第6周時植入腫瘤細胞,飼餵7周發現魚油實驗組腫瘤明顯小於對照組。魚油對腫瘤的抑製作用有以下三種解釋:改變腫瘤的細胞膜結構,促進腫瘤細胞對宿主防禦的敏感性;增強宿主抗腫瘤細胞的防禦機制;影響免疫細胞群的磷脂,減少攝護腺素E2生成量,從而影響TNF、 IL-2、干擾素等細胞因子的功能[13]。

4.蛋氨酸

蛋氨酸也叫做甲硫氨酸,S-腺苷蛋氨酸的前體物質,S-腺苷蛋氨酸廣泛參與體內的生物化學反應,有轉硫基、轉甲基、和氨基丙基化作用,其轉運站甲基作用與腫瘤細胞的轉移能力相關。缺乏蛋氨酸時,惡性腫瘤細胞增生能力受到抑製,對宿主細胞而言並無明顯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荷瘤動物在接受抗腫瘤化療的同時,對其注射缺乏蛋氨酸的氨基酸溶液能使腫瘤細胞數明顯減少。

02

不同種類癌症患者的營養治療

1.肝癌

在我國原發性肝癌患者中,有90%左右還同時並發肝硬化。在這其中,肝硬化的營養不良可導致脂肪和肌肉的儲備減少,並且伴有機體免疫功能的下降。更為突出的表現是腹腔積液、低蛋白血症、電解水質以及酸鹼失去平衡,嚴重的可導致肝性腦病及肝腎綜合征的病變;與此同時,肝硬化門脈高壓能夠導致胃腸道黏膜的水腫和黏膜屏障的功能降低,手術後易使腸道黏膜萎縮、腸道內細菌和內毒素的移位,更加嚴重的則可以引發多器官功能性障礙綜合征。

肝癌患者術後會存在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以及膽酸、電解質代謝障礙。主要表現為能量利用受阻,對葡萄糖的代謝速率降低,肝臟能量儲備減少,手術引起機體糖耐受差和胰島素抵抗,因此相對於常規的熱量或高熱量,低熱量靜脈營養支持更能改善患者術後蛋白質分解代謝。肝癌術後選擇合理的營養支持方式有助於幫助機體恢復、改善患者的營養不良。另有文獻記載患者採用完全腸外營養支持會導致腸外營養相關性肝損害,表現為膽汁淤積、肝臟酶學升高、膽紅素代謝障礙,並可誘導肝臟脂肪變性,導致肝硬化。對於長期接受腸外營養支持的肝癌患者來說,術前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礙,膽汁淤積又加重了肝功能負擔。趙建軍等將212例原發性肝癌合併肝硬化患者隨機分成普通熱量腸外營養組(PN)、低熱量腸外營養組(HPN)、低熱量腸內營養組(HEN)。其研究結果發現,相對於其他組別,HEN營養支持方式能更好地提升肝臟合成蛋白能力、恢復患者胃腸道功能、降低併發症發生率、改善淤膽狀態。

在研究對肝癌術後患者細胞免疫狀態影響的過程中,徐洋[19]等人給予接受胃腸外營養(PN)患者營養支持中提供精氨酸(Arg)和谷氨醯胺(Glu)的添加,將患者隨機分為4組:A組單給予PN,B組給予含有Arg的PN,C組給予含有Glu的PN,D組給予含有Arg和Glu的PN。實驗發現,添加Arg和Glu的PN可以明顯提高機體的免疫水準,聯合Arg、Glu的PN要優於單用Arg或Glu的效果。周忠信[20]等人單方面添加Arg的實驗也表明,常規PN不能糾正肝癌術後的細胞免疫抑製狀態, 但PN 添加Arg則可促進 CD4+的T淋巴細胞亞群和 NK 細胞增加,IL-2 和 IFN-r 生成增加,能上調肝癌術後細胞免疫。

2.肺癌

含鉑聯合方案對於晚期肺癌患者來說是一種常見的的化療方式,順鉑等化療藥物引發患者消化系統嚴重的不良反應,加上患者在荷瘤狀態下炎症因子以及腫瘤細胞本身的副產物導致機體耗能增加、蛋白質分解亢進,導致患者熱量、營養素攝入不足,尤其是氮的攝入,肺癌患者常常表現為嚴重的營養不良和惡病質。

羅藝僑詳細闡述過營養支持對肺癌患者的影響。在化療期間給予肺癌患者營養支持能夠提高化療期間的耐受力,使患者身體達到最佳狀態更快恢復免疫功能。營養支持能夠提高治療完成率、降低感染率、減輕化療造成的副作用、提高肺癌患者對化療的耐受力、輔助化療療效。

肺癌治療患者的營養狀況、免疫功能均處於不同程度低下。邱小文在實驗中對實驗組使用了精氨酸、核苷酸和ω-3不飽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強型營養素配方與標準營養組進行對比。數據顯示,實驗對象肺癌患者在化療前後均有免疫功能低下,而免疫營養增強組化療後3、8d血清IgG濃度顯著高於標準對照組;免疫營養增強組化療後8d的血清前清蛋白濃度,較對照組有顯著增高,表明免疫增強營養劑能夠提高肺癌化療患者的免疫功能。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攝護腺素E2向攝護腺素E3的轉化,攝護腺素E3能減少機體的免疫抑製反應。精氨酸可增強巨噬細胞毒性,促進T-細胞增殖,並具有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細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激活殺傷細胞等作用。

3.胰腺癌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飲食結構的改變,胰腺癌發病率逐年增加。胰腺癌作為腹部外科治療中較為複雜的疾病,其術後併發症發生率高、消化道恢復困難、生存率低。部分患者還會具有惡病質徵象,表現為厭食,進行性體重下降、低蛋白血症、貧血等等。Falconer等發現33%患者胰腺癌患者處於高代謝狀態,機體的能量消耗與體重丟失呈明顯正相關。研究顯示,幾乎所有患者入院時都存在不同程度營養不良,大多數病人因梗阻性黃疸而造成多臟器的功能異常。

由於胰腺癌病人常為高齡人群,手術創傷大、時間長、失血量大、併發症發生率高,並伴有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和生理功能障礙,手術後長時間內無法正常進食。Gianotti等報導,胰十二指腸病人切除術後接受免疫增強腸內營養支持能明降低併發症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改善病人免疫功能。因此,對於已處於中等程度以上營養不良的胰腺癌患者,應給予圍手術期臨床營養支持。但由於胰腺癌病人常存在膽汁和胰液分泌不足狀況,臨床應選擇多肽類或要素型腸內營養製劑。

03

總結與討論

腫瘤病人的營養不良會增加發病率、致死率。80%病人其能量消耗高於正常值的110%,有研究發現,癌症病人發生惡病質的原因常常來源於機體代謝率增高,由於癌症病人機體會發生一系列耗能反應,包括三羧酸循環增加,葡萄糖轉化為脂肪增加,糖元合成增加,蛋白質轉化增加,脂解作用增強,所以機體代謝率增高。

分析不同腫瘤病人發病機制和營養缺乏特徵,深入理解特殊營養元素在腫瘤病人營養支持中的作用機理是至關重要的,對症下藥才能有效糾正腫瘤病人營養不良狀況、採用合理的營養素輸入途徑。同時,比較國內外對於特殊營養配方食品的標準和相關配套管理措施,有益於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該類食品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狀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