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捂3處,不生雜病!但忽略這3點,卻會捂出病來

最近這段時間,氣溫逐漸回升,冬天的腳步遠去,春天的氣息漸漸濃了。

雖說氣象回暖,但冬春之交,乍暖還寒,氣象冷熱不定,如果「脫衣」太快,很容易會感冒、受寒。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初春時節,怎麼捂才不容易生病?最重要的,就是捂緊這3處↓↓↓

春捂該捂哪兒?

1. 腰背

背部經絡與心肺相通,如果沒有保護好,就容易讓風寒之邪侵入,引發疾病。

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出現腰酸、怕冷、尿頻、犯困易疲勞等癥狀。想護好腎陽,就要注意腰背的保暖。

春捂3處,不生雜病!但忽略這3點,卻會捂出病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建議:

多穿一件背心,可以起到保護腰背的作用。

經常按揉、熱敷腰眼處的腎俞穴,有助於護腎陽。

春捂3處,不生雜病!但忽略這3點,卻會捂出病來


2. 腹部

腹部特別是肚臍是不能受寒的。這個部位易受到寒邪侵襲,一旦受寒,難免會腹痛、腹瀉。因此,患有腸胃病的人要特別注意腹部的保暖。

另外,腹部保暖對於女性也很重要,因為女性下腹受涼易導致痛經和月經不調。

建議:

睡覺時,可以在腹部多蓋一條毛巾。

腸胃不好的人,平時應做足腹部保暖,還可以經常按揉、熱敷肚臍處的神闕穴,能起到補充脾胃陽氣的作用。

春捂3處,不生雜病!但忽略這3點,卻會捂出病來


3. 雙腳

腳是身體最怕冷的部位之一,因為它離心臟最遠,皮下脂肪又少,所以保溫能力也弱。

俗話說,「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如果足部的保暖不充分,就會影響到人體的血液循環,抵抗力也隨之下降。

建議:

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促進全身氣血運行,不但能驅寒保暖,還能緩解疲勞、助睡眠。

泡腳時順便按揉下腳心上的湧泉穴,能激發腎經氣血,補充腎陽,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還能改善睡眠。

春捂3處,不生雜病!但忽略這3點,卻會捂出病來


除了要捂對地方外,春捂還必須注意以下3點:


忽略這3點,當心捂出病

1. 捂對時間

捂的最佳時機,是在天氣台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

氣溫回升後,也得再捂7天左右,老人、體弱者最好捂14天以上。

2. 捂對溫度

晝夜溫差大於8℃是該捂的信號。

春捂3處,不生雜病!但忽略這3點,卻會捂出病來

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是15℃。低於這個氣溫可以適當捂一捂,當氣溫持續穩定在15℃以上時,就可以不捂了。

如果有冷熱氣象交替交錯出現,建議大家穿、脫衣物勤快一些,保證體感舒適。

3. 捂要有度

春捂也要把握好度,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捂過頭,同樣有害健康。

春季,蓄積於體內的陽氣外發,如果捂過度,藏陽氣過多,就容易受熱邪。每年初春,都有不少患者因為捂過頭導致上火或熱傷風。

衣物增減,要視氣象變化、自身體質而定。捂的程度,應以感覺溫暖又不出汗為宜。否則出了一頭汗,風一吹就感冒了,有悖春捂的初衷。

減衣服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急於脫掉冬裝,最好隨身帶一件外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