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度暴漲800%!周一A股大跌,這類投資者卻賺翻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喬麥

今天A股市場大跌,50ETF期權5月認沽合約卻全線上漲。其中50ETF沽5月2600收盤漲幅達495%,盤中一度漲超800%。

50ETF沽5月2600大漲495%

成交量激增17倍

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以暴跌收場。上證50指數跳空低開低走,收盤跌近5%。受此影響,上證50ETF收報2.787元,下跌0.141點,跌幅4.82%,盤中最高觸及2.857元,最低觸及2.752元,成交金額54.75億元。

但是,有一部分投資者迎來狂歡。

上交所50ETF期權中的認沽期權合約價格飆升,全線上漲。今天,50ETF期權有164個合約正在交易,其中15只為5月認沽合約。截至收盤,11隻50ETF期權5月認沽合約實現單日翻倍,3隻漲幅超過400%。

其中,50ETF沽5月2600合約漲幅最高,收盤漲495%,報收0.0125元,盤中一度漲逾8倍。值得一提的是,該合約成交量從前一交易日即4月30日的4480張增至82818張,激增17.5倍。

單從成交額來看,50ETF期權合約中,50ETF沽5月2900成交額最高,為2.34億元,全日上漲156.80%,報收0.1379元。

從持倉量來看,50ETF期權合約中,50ETF購5月3000持倉量最大,為248410張,期權全日下跌69.36%,報收0.0144元;持倉量最小的為50ETF沽12月2850,共計274張,期權全日上漲45.54%,報收0.2186元。

認沽合約暴漲的同時,認購期權大跌。其中,50ETF購5月3000跌幅則最大,下跌69.36%,報收0.0144元,其它大部分則遭腰斬。

上證50ETF期權合約曾單日飆升192倍

來回顧一下最近驚心動魄的期權故事。

今年2月25日,A股市場火熱,50ETF大漲7.56%。由於杠杆效應,期權“50ETF購2月2.8”合約單日大漲192倍,創造了罕見的財富神話。

一天后的2月26日,50 ETF購3月3000合約誕生。

所謂50ETF購3月3000合約,其實就是到期的月份為3月(行權日是每個月的第四個星期三,3月的行權日即3月27日)、執行價格為3000的看漲期權。換句話說,期權買方有權利在3月27日用3000的價格,從賣方處買入規定數量的50ETF。

由於市場情緒高漲,50 ETF購3月3000這款虛值期權一誕生就備受青睞。許多人期待,192倍的財富神話能夠再現。50 ETF購3月3000的權利金一度飆升至1000元,持倉量最高達到43.98萬張。就在到期前一天的3月26日,這一合約的持倉量仍高達24.41萬手。然而,這款承載不少投資者“夢想”的期權合約,走勢卻不盡人意。

3月27日,上證50ETF三月期權到期日,隨著大盤的小幅反彈,50ETF期權標的資產——華夏50ETF基金最終定格在了2.723點,換言之,這也就意味著行權為2.7450到3.0元的看漲期權全部歸零。

數據統計顯示,3月27日最終歸零的看漲期權共有8個合約,總持倉633038張。截至下午收盤,這8個合約價格全部為最低價0.0001元。這些合約價值於盤後歸零,權利金全部打水漂。

3月29日,A股市場全線飆升, 隨著市場大熱,50ETF期權再度受到追捧。50ETF購4月3000合約上漲218.52%,成交量從前一交易日的7.46萬張激增至31.3萬張,持倉量18.73萬張,接替了“50ETF購3月購3000”,再度成為“網紅期權”。

上交所:明起暫停5月到期的

50ETF認購期權合約買賣

據上交所今晚公告,截至2019年5月6日收盤,到期月份為2019年5月的未平倉上證50ETF認購期權合約數量為139.77萬張,對應的合約標的總數為上證50ETF流通總量的79.05%,超過75%。

上交所表示,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股票期權試點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第四十七條相關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自2019年5月7日起,暫停到期月份為2019年5月的上證50ETF認購期權合約的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備兌開倉除外)。該比例下降至70%以下後,自次一交易日起可以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限制開倉期間,投資者仍可對該合約進行平倉交易。

《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股票期權試點風險控制管理辦法》 第四十七條規定:合約標的為股票的,單個合約品種相同到期月份的未平倉認購期權(含備兌開倉),所對應的合約標的總數達到或者超過該股票流通總量的30%的,自次一交易日起暫停該合約品種相應到期月份認購期權的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備兌開倉除外)。該比例下降至28%以下的,自次一交易日起可以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

合約標的為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單個合約品種相同到期月份的未平倉認購期權(含備兌開倉),所對應的合約標的總數達到或者超過該交易所交易基金流通總量(以上交所交易系統數據為準)的75%的,自次一交易日起暫停該合約品種相應到期月份認購期權的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備兌開倉除外)。該比例下降至70%以下的,自次一交易日起可以買入開倉和賣出開倉。

第四十八條規定,上交所可以根據合約交易情況以及市場條件,對各類持倉限額和管理標準進行調整,並向市場公布。

專家:期權限制措施

旨在防範期權的交割風險

對於上交所采取的期權限制措施,專家解讀認為,主要目的還是防範期權的交割風險。由於市場波動較大,目前5月份合約的持倉量較大,並且大面積合約成為了虛值期權,因此交易所對新開倉進行了限制。

專家指出,這樣的操作雖然有依據,但並非常規操作,不好評價。在交易規則裡,備兌期權是針對賣方來說的,賣出看漲,同時持有期貨多頭;賣出看跌,同時持有期貨空頭。

方正中期金融衍生品研究員彭博曾分析稱,衍生品市場交易者分化較為嚴重,許多不太專業的投資者在這輪大漲中都是單邊重倉買認購或者認沽期權,杠杆巨大,虧損較為嚴重。而專業的投資者則是利用做空高企的波動率,或者靈活構建組合策略,或者買入認沽期權對衝風險,操作多樣化,注重風險控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