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中生有:膝關節處的怪異腫塊

超聲檢查在肌骨領域應用日益增加,當臨床發現關節處腫塊時,除了 MRI,通常也選擇該項檢查。法國的 Moraux 學者等人對 6 例膝關節前外側軟組織腫塊的病例進行了超聲檢查,證實均與髕骨外側支持帶缺失有關,文章發表在 2018 年第 7 期的 J Ultrasound Med 雜誌上。

病例 1 - 4

這 4 例患者(3 女 1 男,6-10 歲及 65 歲)均因膝關節腫脹進行檢查,既往無創傷史或手術史,屈膝時見軟組織腫塊凸出,局部皮膚無明顯改變。

所有病例超聲檢查均在屈膝關節 30°和最大屈膝狀態下行靜態和動態掃描。病例 1 先行 MRI 檢查,未發現軟組織腫塊,僅在 T1WI 上顯示髕骨外側支持帶中心部位的局部等信號區(圖 1AB),而膝關節屈曲時超聲檢查可見髕下脂肪墊自髕骨外側支持帶缺失處向外凸出形成「腫塊」結構,探頭加壓後可變小(圖 1 D 和影片 1),而膝關節伸展時「腫塊」消失,髕骨外側支持帶中心呈現與 MRI 相似的低回聲結構(圖 1 E)。其他 3 個病例均先行超聲檢查,所見與 病例 1 相似。

圖 1 患者女,12 歲,屈膝時右膝蓋前外側可見腫塊(圖 C,箭頭)。圖 A 和 B 分別為 MRI 軸向 T1WI 和壓脂 T2WI,顯示膝關節前外側無明顯腫塊。 圖 A 可見局灶性等信號區(短箭頭)位於髕骨外側支持帶(長箭頭)中心,而在圖 B 的壓脂 T2WI 中未見顯示;圖 D 為最大屈膝位聲像圖,顯示髕下脂肪墊(短箭頭)經髕外側支持帶缺陷處(長箭頭)凸出;圖 E 為伸膝位聲像圖,顯示呈低回聲的髕下脂肪墊。ITT:髂脛束;MFC:股骨內側髁;PT:髕腱

播放GIF

影片 1

病例 5

患者男,65 歲,膝關節前外側觸及無痛性、迅速腫大腫塊。超聲檢查可見病變區皮下邊界清晰的分葉狀無回聲腫塊,於膝關節屈曲和伸展狀態下經髕骨外側支持帶缺損處疝出(圖 2)。MRI 檢查證實腫塊為疝出的腱鞘囊腫。

圖 2 病例 5 超聲和 MRI 所見。圖 A 為超聲檢查顯示膝關節區的腱鞘囊腫,其深層部分位於髕下脂肪墊內(無柄箭頭),淺層部分(三角箭頭)經髕骨外側支持帶(長箭頭)缺損處(星號)凸出;圖 B 和圖 C 為 MRI 軸向 T1WI 和矢狀壓脂 T2WI,顯示腱鞘囊腫位於髕下脂肪墊內的深層部分(無柄箭頭)和經髕骨外側支持帶缺損處(星號)向外凸起形成的淺表部分(三角箭頭)。P:髕骨;PT:髕腱

病例 6

患者女,55 歲,膝關節前外側觸及一無痛性緩慢生長腫塊,不隨體位改變移動。超聲檢查可見一邊界清晰的脂肪組織樣腫塊,位於髕骨外側支持帶中心缺損處,不隨體位改變移動,探頭加壓下無明顯變小(圖 3A 和影片 2)。MRI 檢查提示為跨越髕骨外側支持帶深層和淺層的脂肪組織(圖 3BC)。後經手術切除,病理提示為源於髕下脂肪墊的脂肪瘤。

圖 3 患者 6 超聲和 MRI 所見。圖 A 為超聲示髕骨外側支持帶兩側(箭頭)的脂肪瘤,經缺損處(星號)分為淺層(三角箭頭)和深層(無柄箭頭);圖 B 和 C 為 MRI 軸向 T1WI,顯示髕下脂肪墊內脂肪瘤的深層部分(無柄箭頭)和經髕骨外側支持帶局限性缺損(星號)向外凸起形成的淺層部分(三角箭頭)。ITT:髂脛束;P:髕骨;PT:髕腱

播放GIF

影片 2

作者指出,髕韌帶及髕骨內側和外側支持帶構成了髕骨的固定支持結構,其中的髕骨外側支持帶中有一淺層附著於髕骨和髕骨韌帶並向外側延伸至髕脛束和股外側肌筋膜,深層則含有增強韌帶,為髕骨提供穩定支持。

有研究發現,髕骨外側支持帶缺失雖可導致局部結締組織鬆弛,但並無撕裂或退行性變,從而認為外側支持帶缺損更可能是生理性變異而非病理狀態。

膝關節腫塊並不少見,包括滑囊炎、腱鞘囊腫、半月板囊腫及脂肪瘤等。然而,髕下脂肪墊、腱鞘囊腫及脂肪瘤等通過髕骨外側支持帶缺損處疝出卻不常見,既往報導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可能與兒童膝關節結締組織較薄有關。

作者指出,本報導的 6 個病例均與髕骨外側支持帶缺損有關,導致局部結締組織變薄,從而導致局部軟組織腫塊形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