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的膝關節也會得肥胖症——髕下脂肪墊損傷

在日常的門診中,經常會有患者朋友問到:我的膝蓋前下方好痛,尤其是伸直的時候特別厲害?想要了解個中緣由,就要知道膝蓋的一些特殊組織:髕腱、髕骨下軟骨、膝前滑囊,以及髕下脂肪墊。

髕下脂肪墊炎作為樞紐級的角色往往會被忽略。

髕下脂肪墊炎約佔膝關節病痛的80%以上,在常見的二十餘種膝關節退行性病變中,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

研究發現,髕下脂肪墊炎是膝關節退行性改變的早期表現,在引發膝關節疼痛的常見病種中 「首屈一指」。作為膝關節的重要構成部分,髕下脂肪墊不僅是膝關節中最大的脂肪組織,也是膝關節活動中最容易毀傷的軟組織。①

髕下脂肪墊究竟在哪裡,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廣泛的影響?這就要從髕下脂肪墊的解剖特點說起。

髕下脂肪墊是一塊脂肪組織,位於髕骨、脛骨和股骨的縫隙之間,附著於髕骨下1/2後方及髕韌帶後方,呈近似三角形。髕下脂肪墊具有增加關節穩定,減少髕骨、髕韌帶與關節囊、骨關節面的摩擦及潤滑的作用。

髕尖是髕下脂肪墊活動的牽拉應力集中區,若髕下脂肪墊附著處因受損引起無菌性炎症,豐富的神經末梢就會受到炎症的化學性刺激,引起膝前痛。伸膝時股四頭肌牽拉,或屈膝時股骨髁間窩的擠壓,均會刺激病變的脂肪組織,導致伸膝痛、半蹲痛、下蹲痛、上下樓梯痛,走不平路面痛等癥狀。這也就是一個小小的三角形脂肪會引起這麼大影響的原因了——處在關鍵的「隘口」,所以產生廣泛的影響。②

髕下脂肪墊炎多發病緩慢,因膝關節頻繁屈伸活動而磨擦損傷,損傷後脂肪墊充血變性,疤痕組織與髕韌帶反覆摩擦,限制了髕韌帶活動,導致炎性疼痛和活動受限。如長期持續疼痛,組織痙攣,血液循環障礙,就會加速骨質增生。

髕下脂肪墊損傷影響這麼廣泛,會不會跟其他膝關節疾病混淆呢?其實這個也是很容易區分的。

髕下脂肪墊損傷不像膝節滑膜軟骨瘤有具體的遊離體,也不像髕骨軟化症有明顯的骨質軟化,更不像髕腱周圍炎有以髕腱為中心廣泛的炎性疼痛,甚至不像髕下滑囊炎可觸及明顯的囊腫。用簡單的一句話描述髕下脂肪墊該疾病,可以說,「難發現,易區分」。

總結來說,髕下脂肪墊損傷,就是不易看見,也不易早期發現的一種很不引人注目的疾病,但一旦發現,人們的功能活動就要受到限制,影響日常生活活動。

髕下脂肪墊損傷如何治療?

目前治療髕下脂肪墊炎的方法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通常能獲得較好療效,急性期可予休息、冰敷、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葯等,慢性期可予功能鍛煉(如直腿抬高、靠牆靜蹲等)、超短波、半導體雷射等治療;

保守治療6個月無效可進行手術治療,在微創關節鏡下切除病變的髕下脂肪墊組織。

參考文獻:

①楊月新. 髕下脂肪墊慢性損傷的康復治療[C])第六次全國中西醫結合養生學與康復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

②劉雪潔,朱貴芹,劉輝,董言斌,劉嶽鵬,宋學軍.滑動按壓髕尖粗面治療原發性早期髕下脂肪墊損害性膝前痛[J].中國疼痛醫學雜誌,2018,24(04):269-27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