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債市對外開放前景廣闊

  債市對外開放前景廣闊

  中國證券報

  7月19日舉行的2018債券年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就“金融市場開放及債市新時代”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相關人士普遍認為,未來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前景十分廣闊。

  對外開放取得顯著進展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銀行間市場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債券的規模已超過1.5兆元,並連續16個月實現正增長。其中開戶的外資機構數量達到了688家,同比去年底增長了70家。總體來看,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債券市場已經在加速開放。

  中國銀行上海交易中心副總經理胡煒分析稱,目前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持有總規模已經超過1.5兆元,佔到我國債券市場80兆元存量的2%左右。從境外投資者持有我國國債的情況來看,這一比重已經不低。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國債已接近一兆元,佔我國13兆元左右國債存量的比例已接近8%。這一水準與成熟國家的境外投資者持有本國債券比例相比,已經非常不錯。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市場處副處長曹豔文表示,目前我國債券市場整體對外開放的進步已經體現在許多方面。從發行人角度看,從最初只是針對國際開發機構,現在已經逐步擴展到了多種境外機構,非金融企業、境外商業銀行、外國政府、國際性金融組織都已經成功在國內發行了人民幣債券。從投資者角度看,最早只是三類機構,現在已經逐步擴展到所有的合格境外投資者,而且投資額度已逐步放寬。

  開放太空依然較大

  “中國債市對外開放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太空。”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金融市場管理部副主任榮藝華表示,相關潛力大致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高層及央行的政策支持;二是中國債券市場發展有著良好的經濟基礎;三是中國債券很有吸引力,具體體現在與主要發達經濟體和主要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債券收益率很有吸引力,而且中國債券和發達國家債券相關性不是很高;四是在制度方面中國正在推進相關的對外開放舉措,如繼續推動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熊貓債有關管理辦法即將發布等。

  曹豔文表示,目前我國債券市場在準入方面的開放程度已經很高,比如對所有的合格境外投資者已經全部開放,也沒有額度的限制,但另一面,開放的結構性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太空。如境外投資者在外匯、債券衍生品等方面,也希望有風險對衝工具,這就需要相應的外匯市場、期貨市場推出相應的品種進行配套。此外,在中介機構的開放、境內外基礎設施之間的聯動、加大託管清算等基礎設施的聯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完善和進步太空。

  胡煒進一步指出,從境外投資機構在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等方面的訴求來看,中國債券市場未來也應當繼續“練好內功”,補齊制度供給的短板,更好地讓市場發揮作用。(王輝)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