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證獲一等獎”,家長的焦慮讓投機者有機可乘

楊朝清 時評作者

因認為教育培訓公司沒有能按照合約約定保證自己獲得“區級競賽一等獎”,學生小劉以教育培訓合約糾紛為由,將教育培訓公司起訴到法院,要求退還自己交納的學費38000元,並給付相應的利息。日前,北京市海澱區法院審結此案,法院判決教育培訓公司退還小劉學費37670元。

從2015年7月到10月,短短幾個月時間收38000元學費,如此之貴的補習班,為何總有學生家長“願者上鉤”?原因很簡單:培訓公司承諾,報班學習,就能獲得“區級競賽一等獎”。家長為了讓孩子在“小升初”的過程中如願以償地進入重點初中,儘管燒錢,也心甘情願地為孩子的前途買單。

從幼稚園、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教育競爭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連續譜。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奪,讓不少學生和家長身不由己地被裹挾。“上的學校越好,將來找的工作越好”,教育競爭不僅是孩子們之間的比拚,也成為了不同家庭的資本較量。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一書中指出,“身份的焦慮恰恰伴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而產生,也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越來越高而愈演愈烈;現如今,身份的焦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因為每個人獲取成功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在“身份焦慮”的指揮下,人們的名校情節揮之不去,孩子們除了在課堂和家裡學習,還需要到培訓機構“開小灶”。

可培訓公司敢於“保證學生獲一等獎”的自信和底氣是哪兒來的呢?獲獎本身就是一個概率事件,再加上願意花大價錢來上補習班的同學,大都有點基礎與本領,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主觀努力再加上培訓公司的專項訓練與指導,讓獲獎的概率增加了。當“保證獲一等獎”風險不高、收益卻很客觀的時候,商家自然敢拿這些作為行銷的噱頭。而越是底氣十足、自信滿滿的承諾,越能吸引家長們買單。

和“考研保過班”一樣,應對誇大其詞,迎合、利用家長“身份焦慮”的競賽補習班予以嚴打,充分整合發揮各方面力量,做好監管工作,依法取締此類辦學機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