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大腸息肉,你是否知道這些常識?(國語)

大腸息肉知多少來自蘭世亭00:0008:30

「息肉」有很多種,例如鼻息肉、腸息肉、膽囊息肉等,許多朋友對「息肉」這個詞再熟悉不過了。那麼,對於大腸息肉,你了解多少?息肉跟癌症有什麼關係?息肉是否該切除?......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腸息肉」的世界!

大腸息肉——長在腸管內面的「肉疙瘩」

在人體中,大腸可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五個部分。大腸息肉是腸黏膜表面的一種隆起性的病變,就像長在腸管內面的「肉疙瘩」。廣義上講凡是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明確病理性質前都可以稱之為息肉。在腸鏡下可以看到息肉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幾毫米,大的可有數厘米;息肉的形態各異,有些長得像蘑菇,有些像桑葚,還有些像突出的小山包;數量上從 1 個至數個不等,甚至整條腸子都是,達百粒以上,如家族性息肉病。

許多時候,即使腸子內長了息肉,身體一般沒有明顯的異常表現,許多人是在體檢時才發現。

至少80-95%大腸癌從息肉演變而來

目前,已明確至少80-95%的大腸癌都是從腸息肉一步一步「進化」過來: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一般這個過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些人也可以進展得很快。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在年輕時腸道就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息肉,癌變在所難免。

通常來說大腸癌在中老年人群較多見,但在我國,大腸癌呈年輕化趨勢,這跟遺傳、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例如,有大腸癌家族史、經常酗酒、吃紅肉、加工肉及精製穀物、低體力勞動、吸煙、肥胖等人群患癌的風險也比一般人更高。

不是所有類型的息肉都會轉變成「癌」

結腸息肉有多種不同的病理類型,比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等。不同病理類型的息肉癌變的風險也不同,也不是所有的類型都會轉變成結腸癌。

有的息肉生長緩慢,沒有明顯的癥狀,也不會癌變,可以定期腸鏡檢查,不一定需要切除。例如,增生性息肉的癌變率就很低,這種息肉是正常黏膜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屬良性病變;再如炎性息肉,它是炎症刺激的結果,往往見於結腸炎患者。

腺瘤性息肉最容易癌變

腺瘤性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但大部分散發性大腸癌是由腺瘤逐漸演變而來的。儘管如此,這也並不意味著大腸腺瘤都要癌變。目前認為腺瘤性息肉的癌變與息肉的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絨毛成分含量有關,一般息肉越大、絨毛成分越多,癌變率就越高。因此,對於腸鏡檢查時發現一些直徑較大、級別較高的(如 III 級腺瘤)腺瘤性息肉,醫生常常會建議將其切除,以免遺留隱患。

多數息肉可在內鏡下切除

腸息肉是腸道癌症的癌前病變,但早期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或減緩癌症的發生髮展。

目前,內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部分良性結腸息肉可以在內鏡下切除而無需手術治療。在腸鏡檢查過程中發現一些直徑很小的炎性或增生息肉可以直接用活檢鉗夾除,既去除了病變又留取了病理以明確診斷。

目前,內鏡下治療息肉的技術包括高頻電切除術、黏膜切除術(EMR)、黏膜剝離術(ESD)、氬氣刀灼除術等。例如,對於較大的息肉或早期結直腸癌,可以利用EMR、ESD將予以切除,具有較高的成功率和較低的併發症發生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

但需要注意的是,切除息肉之後的創面會有出血、穿孔、感染的風險,尤其像 EMR 和 ESD,由於其切除創面大,風險概率較高,往往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出院。

當然,有一部分並不適合內鏡下切除,比如病理提示癌細胞浸潤至黏膜下層或者體積過大的息肉,需要醫生的準確判斷。

息肉切除就能一勞永逸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據研究結果顯示,息肉切除後複發率較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 且仍具有癌變的危險。

國外患者直腸腺瘤摘除後3-5年內的複發率在20%-50%,而國內患者1年內累計複發率為38.1%, 2年內累計複發率為78.2%。進展性大腸腺瘤摘除後1年、5年的複發率分別高達59.46%和78.07%。

如此可見,定期複查非常重要。

如何定期複查

由於腸腔結構的特殊性以及腸蠕動的特點,可能存在腸息肉的漏診,而且結腸息肉容易複發。因此,結腸息肉患者複查時機要綜合考慮息肉的病理類型、癌變的風險、切除情況等等,從幾個月到兩三年不等,這需要醫生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另外,不管息肉是否切除,都需要定期複查,以預防癌變。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馬醫生推薦

為了感謝廣大讀者長期以來對蘭世亭的關注和支持,更好的服務關注健康的朋友們,蘭世亭將在本微信公眾號原創健康科普文章中,精選優質內容,由醫生主播,錄製為優美的音頻形式推送給大家,讀者朋友可以在線收聽。傳播善意,呵護健康,敬請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