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 腸息肉的那點事

腸息肉就是腸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變。一般而言,腸息肉分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兩類。非腺瘤性息肉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與腸癌的發病關係不大。

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因此,腸道腺瘤性息肉無異於一顆「定時炸彈」。

一般來說,息肉越大癌變率也越高。

1厘米以下的息肉癌變率很低;超過1厘米的息肉癌變率大幅增加,特別是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變率約為50%。另外,腺瘤性息肉是否癌變與其數量也有關係,單個、兩個息肉癌變概率不高,但數量越多,癌變機會越高

如果發現腸息肉,可通過內鏡切除,再送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如果為炎性息肉,給予對應的消炎治療即可;如果為腺瘤性息肉,切除後還要定期隨訪,目的就是及時發現及時切除,防治其惡變。

多數腸息肉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只有很少一部分會出現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便秘、腸套疊甚至腸梗阻等異常。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就應立即到醫院做腸鏡檢查。對於有家族史的人群,應該2年至3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想了解更多知識內容可以關注我們的陽光小店店鋪,裡邊有各種健康類書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