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刮痧來養生,常用這幾招

運用刮痧的方法進行養生保健,可從人體的頭面、頸項、胸腹、四肢等不同的部位進行操作。對不同部位的刮痧有不同的養生保健作用,現分述如下。

(一)頭部刮痧

頭部刮痧有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疏通全身陽氣之作用。可防治中風及中風後遺症、頭痛、脫髮、失眠、感冒等病症。

由於頭部有頭髮覆蓋,須在頭髮上面用刮板刮拭,不必塗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發皮發熱為宜,手法採用平補平瀉法,醫者一手扶患者頭部,以保持頭部穩定。

頭部刮痧時可循以下線路操作:①刮拭頭部兩側,從頭部兩側太陽穴開始至風池穴,經過穴位為頭維穴、頷厭穴等;②刮拭前頭部,從百會穴經囟會穴、前頂穴、通天穴、上星穴至頭臨泣穴;③刮拭後頭部,從百會穴經後頂穴、腦戶穴、風府穴至啞門穴;④刮拭全頭部,以百會穴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全頭髮際處刮拭,經過全頭穴位和運動區、語言區、感覺區等。

(二)頸部刮痧

人體頸部有六條陽經通過,督脈行經頸部,所以經常刮拭頸部,具有育陰潛陽、補益人體正氣、防治疾病的作用,可防治頸項病變,如頸椎病、感冒、頭痛、近視、咽炎等。

肩部肌肉豐富,用力宜重些,從風池穴一直到肩髃穴,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一般用平補平瀉手法。頸後高骨為大椎穴,用力要輕柔,用補法,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稜角刮拭。以出痧為度。

頸部刮痧時可循以下線路操作:①刮督脈頸項部分,從啞門穴刮到大椎穴;②刮拭頸部兩側到肩,從風池穴開始經肩井穴、巨骨穴至肩髃穴。

(三)背部刮痧

背部督脈和膀胱經循行的部位,督脈為人體陽脈之海,能調節全身的陽經,在脊柱兩側的膀胱經上分布著五臟六腑之「背俞穴」。刮拭背部可以調節全身氣機及五臟六腑的功能,具有良好的養生保健作用。

背部刮痧一般背部由上向下刮拭,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脈和夾脊穴。背部正中線刮拭時手法應輕柔,用補法,不可用力過大,以免傷及脊椎。可用刮板稜角點按棘突之間,背部兩側可視病人體質、病情選用補瀉手法,用力要均勻,中間不要停頓。

(四)胸脅部刮痧

胸部正中為任脈所循行,分布有天突、膻中、鳩尾等重要穴位,刮拭胸部,可以舒暢上焦氣機、寬胸理氣。兩脅助部為少陽膽經及厥陰肝經循行部位,刮拭該處可起到調暢肝膽氣機、升發陽氣的作用。

刮拭胸部正中線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大,宜用平補平瀉法。脅肋部用刮板稜角沿肋間隙刮拭。乳頭處禁刮。

胸脅部刮痧時可循以下線路操作:①刮拭胸部正中線,從天突穴經膻中穴向下刮至鳩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②刮拭兩側胸脅部,從正中線由內向外刮,先左後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五)腹部刮痧

腹部內藏肝膽、脾胃、膀胱、腎、大腸、小腸等臟腑,有任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的循行,故刮拭腹部可調整以上臟腑功能,尤其是對消化系統功能障礙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須注意空腹或飽餐後禁刮,急腹症等忌腹部刮痧,神闕穴禁刮。

腹部刮痧時可循以下線路操作:①刮拭腹部正中線,從鳩尾穴經中脘穴、關元穴至曲骨穴;②刮拭腹部兩側,從幽門穴刮至日月穴

(六)四肢刮痧

四肢為十二經脈循行的主要位置,四肢刮痧可以直接調理全身經絡氣機,並且通過刺激經絡上的相應穴位,而達到疏通氣血、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刮拭四肢時,遇關節部位不可強力重刮。對下肢靜脈曲張、水腫者應從下向上刮拭。

四肢刮痧時可循以下線路操作:①刮拭上肢內側部,由上向下刮、尺澤穴可重刮。 ②刮拭上肢外側部,由上向下刮,在肘關節處可作停頓,或分段刮至外關穴。③刮拭下肢內側,從上向下刮,經承扶穴至委中穴,由委中穴至附陽穴,委中穴可重刮。④刮拭下肢外側部,從上向下刮,從環跳穴至膝陽關穴,由陽陵泉穴至懸鐘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