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有了時間與記憶的細節,我就逐漸有了故事

蔡駿

微信號:caijunxysj

歡迎來到蔡駿的懸疑世界

歡迎將我設為星標

大家好,這是一個新開的固定欄目【24堂寫作必修課】,我將每周為大家講一堂課,課程結束時,我會給大家布置課堂作業,並將作業展示在下一堂課裡。

很多熱愛寫作的同學會有這樣的困惑——

“我是個一文不名的小作家,就是想要通過寫作養活自己,為什麽我離暢銷還是那麽遠?

我一直有寫作的夢想,可剛寫幾行,靈感女神就離我而去,難道我活該寫不出好故事?

我其實不想成為作家,我只是想讓作文的分數好看一點;

我甚至也不喜歡寫作,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文案拿得出手;

……”

其實你需要的就是創作能力,那麽跟我一起學習寫作吧!

【適合誰看】

√ 想通過寫作全面激發靈感的創意人士

√ 對寫作行當充滿好奇的“門外漢”

√ 苦於靈感蒸發的寫作菜鳥

√ 懸疑小說狂熱愛好者

√ 懸疑影視作品重度食用者

√ 蔡駿老師“腦殘粉”

【你將獲得】

真的技巧:是聯想不是胡思亂想,是結構不是套用模板,從開頭到結局,煉詞句、控節奏,寫作從此有了章法。

好的經驗:閱讀也有講究,敏感大有裨益,聽蔡駿如何處理寫作和生活的關係,不僅是寫作課,更是無所不包的生活箴言。

妙的見識:一條絲巾也能寫成一本小說,一首流行歌引發巨大創作衝動,從此一起做天馬行空、旁征博引的文藝青年。

已更新

第十九堂課

會整合:當有了時間與記憶的細節,我就逐漸有了故事

大家好,我是蔡駿。

這是我們的第19節課,每個人都有故事,你知道怎麽整合出自己的故事嗎?

“所以那些可能都不是真的,董小姐,你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這句歌詞,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個人從出生、讀書,再到進入社會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童年、少年、青年,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經歷,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事情,都潛伏著無數的故事素材。可能有人會說,我的經歷很平凡,沒有什麽出彩的地方,日子也過得平平淡淡,怎麽可能會成為小說的素材呢?

這裡大家可能有個盲點。大多數人的生活經歷,都是平凡的、普通的和波瀾不驚的。像是言情電視劇或武俠小說那樣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經歷,其實是非常少見的。另外,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比如一局遊戲,戀愛中的一次小矛盾,甚至一次很不起眼的乘坐公車的經歷,都可能成為絕佳的小說素材。

那麽,我們該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小說素材,並整合出一個完整而漂亮的故事呢?

1.讓日常生活陌生化

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事,想要成為一個故事的起點,該怎麽辦?最佳的處理方法,就是陌生化處理。陌生化是文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把平常無奇的生活變得不尋常,從而增加新鮮感和陌生感。

張愛玲有一篇很著名的短篇小說,叫做《封鎖》。她的素材,就是來源於一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乘坐公車的經歷。整個故事很簡單,就是主人公呂宗楨和吳翠遠乘坐電車下班回家,突然遇到短暫的路線封鎖情況,電車停滯不前。呂宗楨因為要躲避親戚搭話,坐在了吳翠遠的身邊。

為了打發封鎖時候的無聊,兩人搭起話來,從而產生了微妙的愛戀情緒,就像是一場豔遇。但這個過程其實非常短暫,封鎖解除後,微妙的愛戀沒有發生,兩人回歸到日常生活。

封鎖其實是非常普通的事情,就像我們平時做地鐵突然遇到狀況,需要停十多分鐘。但張愛玲厲害的地方,就是她把電車內部的時間跟現實隔絕。這也是文學與故事的魅力,它能重新定義世界與時間。

2.學會操控時間與記憶

加西亞·馬爾克斯,這位我非常喜愛的作家,他在短篇小說集《夢中的歡快葬禮和十二個異鄉故事》序言中,談到記憶與現實的關係,非常精彩,我給大家念一念:

真實的記憶就像記憶中的幻影,而虛假的記憶是如此令人信服,以至取代了現實,因此我無法分辨幻滅與懷舊的界線。這就是最終的答案。我終於找到了完成本書最需要的東西,這個東西只有時光的流逝能賦予我:一種置身於時間之中的視角。

幻影、真假,這是記憶帶給我們的困惑,以至於我們無法分清記憶與現實的界線。馬爾克斯這句話特別重要:一種置身於時間之中的視角。可以說,他所有的小說,都是建立在對時間、對記憶的深刻理解。比如《百年孤獨》中那句著名的開頭,就包含著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個時態。

時間是線,始終貫穿著故事的前後。所以,意識流也好,多線敘述也好,沒有時間就不成故事。時間讓故事有了基本脈絡。

第十八堂課最優作業展示

- 課堂練習 18-

運用取捨有道的技巧,寫一位你熟悉的人。500字以內。

優選者:漁味

我的姑姑是我父親的小妹妹。

大哥沉默內斂,二哥隨性灑脫,姑姑則是山村老家那條且清且淺的溪流,成日裡不做聲地流淌。

小溪從高山的竹林深處流下來,伴著凋零腐爛的竹葉,鄰裡洗菜遺落的一副魚腸,從孩童手裡滾落的彈珠,還有母親的嘮叨埋怨,親戚的私語側目,爬山摔斷了腿的父親的歎息。

它總在秋冬時斷成一條散落的珠鏈,直至春夏季節又貫通串聯,靜靜流淌,流出一縷縷哀愁,一絲絲藍天般的憂鬱。

它是那麽的纖弱,卻絕不丟失自己流淌的生命。

在那魚鱗般細密交織的波光裡,一個女孩子渡過了自己貧瘠的童年,一位少女執意嫁給了一個瘸腿男人,一名婦女堅守著自己多病坎坷的中年歲月。

我第一次見到姑姑,在老家昏暗的堂屋裡。那條小溪還流淌在她清透的雙眸中,在她每一根笑紋裡。

她跟我們討論“至上勵合”的“勵”是哪一個字,清晰有力地寫在我的手心。我們談起大火的宮鬥戲,三四個半大少年圍坐一圈,聽姑姑講古時妃嬪的尊卑等級。

天光暗淡下來,姑姑站起身,輕輕拍掉衣服上花生紅皮的碎屑,走進被煙火熏黑四角的廚房,剖開活魚,刮鱗取腸,調製醬料,切嫩綠蔥段和鮮黃的薑絲,一同置於沸水中雪白的瓷盤上,十數分鐘,揭開鍋蓋,白霧蒸騰,迷蒙了雙眼。

點評:姑姑似溪流且清且淺,感覺很美好。挑選的兩處描寫也非常能表現人物性格,與晚輩討論歌手電視劇,做得一手好菜,一個內心豐滿的女子的形象便赫然立在眼前。

請漁味私信後台郵寄地址,謝謝。其他同學也寫的不錯,像@梟@張員外家的六姨太@Messiah Samuels,希望大家多多參與作業,不斷進步。

漢字無窮組合,千字述天下

不得不說漢字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文字。它極其簡單,卻得花上一輩子時間去琢磨話該怎麽說,字要怎麽寫,文章怎麽作,個中學問怕是多數人不及一二。

我兒時的夢想是成為國家地理繪圖員,縱橫大千世界,人間百態於“一面之上”,是件令孩子能興奮的是,那時想的是是描繪世界,幸而與美術學院擦肩而過,走上了“創造世界”的路。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美的字,漢字無窮組合,變換後爆發巨大能量,能“千字述天下”。但難的正是如何組合,如何變換。由字到句,由句到段,由段成文,便是寫作。寫作真的很難嗎?不過是難在掌握真的技巧、積累好的經驗、增長妙的見識罷了。

真的技巧:是聯想不是胡思亂想,是結構不是套用模板,從開頭到結局,煉詞句、控節奏,寫作從此有了章法。

好的經驗:閱讀也有講究,敏感大有裨益,如何處理寫作和生活的關係,不僅是寫作課,更是無所不包的生活箴言。

妙的見識:一條絲巾也能寫成一本小說,一首流行歌引發巨大創作衝動,從此一起做天馬行空、旁征博引的文藝青年。

這些事在我18年的寫作之路中,深有體會。

9月1日,傾聽日,我在蜻蜓FM,在《24堂寫作必修課》跟大家分享我的技巧、經驗和所見所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