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整體安全邊際提升 中小板存在機會

  提要

  經歷了大幅回落,A股整體估值水準再次回到低位水準。上證50指數、創業板指數、中小板指數均面臨一定機遇。

  經歷了5月中下旬大幅回撤之後,市場安全邊際提高,指數間波動將趨於一致。對於股指期貨操作來看,建議仍以IF指數合約為重點操作對象,對於現貨指數,建議均衡配置價值和成長板塊。

  5月上旬指數表現較好。中美貿易在能源、農產品、醫療、高科技、金融、知識產權等多領域達成共識,並停止互相加征關稅,提振市場整體風險偏好。A股納入MSCI,市場預計將會帶來10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同時,指數估值也跌至相對低點,對於外資的吸引力較大。

  然而由於海外風險因素提升,全球權益類資產再次遭到打壓。海外風險因素的提升來自於三方面。首先,中美貿易摩擦再度發酵,白宮稱將對中國價值500億美元高科技產品徵收25%關稅,6月15日前公布清單,並采取具體投資限制,擬6月30日前公布。其次,意大利政局動蕩成為影響歐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第二大事件,意大利為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多數黨聯盟組閣失敗後可能9月重新舉行大選,若反建制派上台,可能會要求退歐,加之其政府債務高企,引發市場對歐洲金融體系的擔憂。再次,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對於新興市場國家或權益類資產的再估值產生了較大壓力。受此影響,人民幣匯率自4月以來貶值2%,對於我國資本流出產生了一定壓力。

  以上三大海外巨集觀因素引發5月中下旬我國股市大幅回落。不過,除了美債收益率不斷攀升會對我國產生長期壓力外,其余兩大因素均在短期出現了轉機,使得市場風險情緒出現了好轉,同時我國市場流動性緊張的預期也得到了一定緩解。央行6月1日宣布,為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雖然並非是總量上的放鬆,但對市場形成了一定的預期偏好,有助於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進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盈利水準。

  經歷了5月中下旬大幅回落之後,指數估值水準再次回到相對低位,整體安全邊際有所提升。從6月以來的指數表現來看,價值和成長板塊呈現了此消彼長的態勢。我們在年初時判斷,今年指數間估值將相對趨同,促進帳化收窄。從動態估值中值的分位表現來看,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和上證50指數分別處於有數據以來19%、27.43%和4.85%分位,其中上證50指數小於5%分位的比例僅佔有數據以來的9.20%。可以看出,在今年初風格切換以後,上證50指數再次回到了估值相對較低的水準,而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的估值亦處於低位。目前來看,三大指數均面臨著一定機遇,且從板塊盈利來看,價值和成長板塊今年的表現均好於去年同期水準,預計後期整體波動率將趨於一致,此消彼長短期會成為常態。

  三大期指仍為貼水結構,除IC當月主力合約大幅收窄之外,其余兩組指數合約的貼水幅度較前期無明顯變化,2倍的IH/IC當月合約比值在0.88—0.92之間波動。套利交易方面,由於三組期指的升貼水情況不穩定,期現套利無法操作,跨品種套利中2×IH/IC比值已回歸至近一年的均值水準,操作難度較大,預計IF加權指數將在3750—3850區間振蕩,建議以波段操作為主。

  (作者部門:上海中期)

責任編輯:戴明 SF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