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這樣動一動,輕鬆趕走高血糖!藏在運動中的「降糖秘密」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併發症。要想避免併發症的出現,就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要想穩住血糖,就必須「管住嘴、邁開腿」。

那麼,糖尿病的併發症究竟有多可怕?怎麼樣「邁開腿」才能有效穩住血糖呢?

糖尿病對心腦血管的危害

糖尿病致命性併發症就是心腦血管病。它主要體現在主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廣泛小血管內皮增生和毛細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變。

糖尿病對腎臟的危害

高血糖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升高,長期腎小球高濾過可影響腎小球功能,導致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表現為蛋白尿、浮腫,晚期時易發生腎功能衰竭,這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糖尿病對周圍血管的危害

糖尿病病人由於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圍血管發生病變,致使局部組織對損傷的敏感性降低。

糖尿尿病對神經的危害

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之一,是導致糖尿病致死、致殘的重要因素。


1,每天運動1小時

正常人每天鍛煉的時間需要超過1小時,才能有效地減脂增肌。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持續鍛煉1小時對身體造成的負擔較大。建議糖友把1小時分成6個10分鐘來做,這樣既能保證運動品質,又能避免運動過激而發生意外。

2,選擇正確的運動時間

對於正常人來說,早晨空腹時晚飯前最好的運動時間,有助於燃燒脂肪、快速減肥。

但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餐前空腹鍛煉容易引起血糖波動,故運動時間最好是在餐後。而且對於有服用降糖藥物或是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來說,服藥半小時或是胰島素剛注射完就運動,會加快降糖藥物的吸收,容易發生低血糖。

所以目前普遍推薦糖尿病人進行鍛煉的時間是:從吃第一口飯起,飯後45~60分鐘

另外,相比早午餐後進行鍛煉,更建議糖友們在晚餐後運動。因為晚餐時一般吃得比較多,餐後體力消耗相對較少,這對降血糖十分不利。因此,建議糖尿病人最好選在晚餐後45~60分鐘開始運動。

3,選擇適當的強度

保持運動的強度對於減脂十分重要。一般來說,運動時最高心率不應超過(220-年齡)的值,平均心率應在70%~79%×最高心率之間。

也就是鍛煉的時候有一種氣喘喘的感覺,但是也能說話,這樣最合適。

4,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首選有氧運動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兩種。所謂有氧運動,就是指能增強體內氧氣的吸入、運送及利用的耐久性運動。

在運動的整個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和所需要的氧氣量基本相等,也就是說吸入的氧氣量能基本滿足體內氧氣消耗量,沒有缺氧的情況存在。而且有氧運動普遍強度較低,十分適宜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練習。

而無氧運動則是指高強度劇烈運動,運動過程中氧氣的吸入量不能滿足身體需要,身體處於缺氧狀態,對糖尿病人來說並不合適。

步行、跑步、乾家務、騎自行車、跳繩、打太極、做健美操等都屬於有氧運動。

其中,走路是一種比較好的有氧運動方式。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走路時隻關心步數並沒有用。要想減脂、穩糖,運動需達到中等強度,也就是最高心率要達到70%-90%之間。

另外,有氧運動效果最多只能維持48小時,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最少每隔一天要鍛煉一次如果能堅持每天運動當然更好

抗阻訓練,增加肌肉含量

肌肉太少,基礎代謝就比較低,食物吃進去以後,就非常容易發胖;肌肉少,人體還會處於懶惰狀態,不願意做運動,身體就會變差;而且沒有一定的肌肉量,血糖控制也會變得比較困難。

抗阻訓練是一種對抗阻力的運動,也就是我們常提起的器械鍛煉。研究表明,抗阻訓練能夠有效促進人體內雙氫睾酮的分泌,而這種性激素能夠有效促使肌肉量增加,並且能有效激活糖代謝路徑,起到降糖的效果。

傳統的抗阻訓練有伏地挺身、啞鈴、杠鈴等,大家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另外,器械運動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與方法,初次接觸時,最好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操作。

馬步站樁

腳尖內扣、挺胸抬頭、拳放腰間,坐下去以後,腰要挺直。每天堅持5-10分鐘,可以很好地練習靜力肌肉力量,是老年人提高平衡力和肌肉力量的一種好方法。

注意

剛開始鍛煉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做馬步站樁時,可以先手扶把手,或者帶椅子一起鍛煉,謹防摔跤。

簡易鍛煉操

胳膊伸直、肩部放鬆、頭隨手動,做一個大圈,反方向也做一遍。5遍為1組,每天可以多做幾組。

播放GIF

小知識:BMI指數

身體品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BMI指數可用來衡量人體的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根據公式計算出來的值在23以上就是超重,超過28就是肥胖

大家也可以利用電子杠和醫院裡精密儀器,測出比較準確的體脂含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