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惠州9月大嬰兒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竟是因為家長這種行為

9個月的嬰兒臉色蒼白、精神不佳,入院檢查發現竟存在貧血現象,這是怎麼回事?近日,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這樣一名嬰兒,對症處理後效果不佳,於是進行了急診胃鏡檢查。

胃鏡下,醫生髮現該患兒有十二指腸潰瘍,而且近期有出血的徵象。隨後,醫生對其給予藥物注射止血,術後繼續用藥治療,最終治癒出院。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小的孩子十二指腸潰瘍且出血呢?醫生追問病史時了解到,患兒家長中也有胃潰瘍出血住院治療的,而患兒平時由家長餵養,極有可能通過口對口傳播幽門螺旋桿菌,導致孩子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引起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

超九成十二指腸潰瘍起因幽門螺旋桿菌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專家介紹,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

記者了解到,幽門螺旋桿菌通常可以通過C-13呼氣試驗檢測系統有效發現,不過,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者即便在檢查中顯示陽性,也往往不會有明顯癥狀,病毒在患者體內長期的破壞、寄生、繁殖,隨著病情的發展,幽門螺旋桿菌會使菌群失調,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癥狀,如口腔異味、消瘦、胃腸疾病、消化不良以及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研究顯示,我國幽門螺旋桿菌兒童感染者中,低於10歲的兒童竟鋼彈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劇增加。專家指出,這一趨勢主要與兒童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以及家庭共餐有關。對此,家長應該鼓勵兒童多注意營養補充,多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如果家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採取分餐、用公筷措施,以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預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應避免互相夾菜

幽門螺旋桿菌傳染性極強,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專家指出,要預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應注意飲食衛生,採用分餐製或用公筷,「家人間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夾菜,且大人把食物嚼了或咬下來再喂孩子的做法要避免,以免幽門螺桿菌互相傳染。」

該專家提醒,一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者要更加註意飲食習慣,注意飲食定時定量,營養豐富,食物軟爛易消化,少量多餐,細嚼慢咽,同時忌過飽,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煙熏、醃製食物。

除此之外,由於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腸胃功能會受影像,飲食中應限制多渣食物,包括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臘肉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該專家說。

【記者】廖鈺嫻

【通訊員】程秋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