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腰肌勞損並不是不治之症,了解清楚事半功倍

一、概念

腰肌勞損是一種常見的腰部疾病,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或正中等處發生疼痛之症,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癥狀,又可作為獨立的疾病,其實質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的筋膜、韌帶甚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可見於現代醫學所稱之腎病、風濕病、類風濕病、腰肌勞損脊椎及外傷、婦科等疾病。又稱「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等,在慢性腰痛中,本病佔的比例最大。

二、原因

1、外傷:急性腰扭傷未獲適當治療或治療不徹底,遷延而成慢性腰部損傷。

2、長期反覆的過度腰部運動及過度負荷。如長時期坐位、久站或從彎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久而久之可導致慢性腰肌勞損。

3、先天性畸形。如單側的腰椎骶化、橫突肥大或腰椎兩側小關節發育的不對稱,均可使腰部失去正常的穩定而出現疼痛。

4、氣候環境。慢性腰肌勞損與氣候環境條件也有一定關係,氣溫過低或濕度太大都可促發或加重腰肌勞損。

常見的病因有3種:

1、棘上、棘間韌帶慢性損傷。絕大多數病人有損傷史,彎腰時下腰部感覺酸痛無力,或腰部有斷裂感;部分病人可伴有向臀部的放散痛,但無運動、感覺障礙。壓痛常局限於腰椎4、5或腰5、骶l棘突上和棘突之間的淺表組織,在病變處有時能觸到韌帶剝離感、結節等,腰椎X線攝片檢查無骨質病變。

2、腰椎退行性脊椎炎。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腰痛並非均來自增生的「骨刺」,而主要是來自肌肉、筋膜、韌帶、後關節的勞損或椎間盤組織或硬脊膜和脊神經,「骨刺」可使腰部的運動受到限制,在臨床上表現為運動不便。晨起或久坐起立時常出現明顯腰痛,活動後上述癥狀能明顯減輕;勞累和氣候變化可使腰痛加劇。X線檢查可發現「骨刺」及生理弧度、椎間隙改變。

3、第3腰椎橫突綜合征。第3腰椎是位於腰活動的中心,又是腰椎生理前凸最突出的地方,成為腰椎前屈、後伸、左右側彎和左右旋轉活動的樞紐,其兩側橫突端受牽拉的應力最大。再則,由於解剖上第3腰椎橫突最長,所承受的槓桿力也最大,在頂端附著有腰方肌、橫突間肌、橫突棘肌、骶棘肌、胸腰筋膜的深層、橫突間韌帶等組織,腰部任何方向的運動均使第3腰椎橫突頂端承受反覆的牽拉和磨動,故致傷機會較多。本病多見於青壯年,以腰部慢性、間歇性的酸脹、疼痛、乏力為主,癥狀不重,酸痛部位廣泛,但講不清楚具體的疼痛點,經充分休息後,癥狀不一定能消除,腰部容易疲勞有煩擾不適感。單一姿式難以持久維持,久坐、久立後,伸腰活動,改變體位才稍感輕鬆;勞動後腰局部癥狀即明顯加重,酸痛可向臀部、大腿內側放散。遇陰雨天,癥狀加重,氣象晴朗酸痛可緩解。

三、病理

1、負重:人們在活動時,腰部位置較低、所承受的重力較大,從而導致腰部受力最集中。而軀乾的穩定性主要在於脊柱,當脊柱結構失穩時,起輔助穩定作用的腰背肌將超負荷工作,以達到軀乾穩定,久而久之,肌肉產生代償性肥大、增生。此外,長期腰部姿勢不正確也會導致腰部肌肉呈持續性緊張狀態,使小血管受壓、供氧不足、代謝產物積聚,刺激局部而形成損傷性炎症。

2、營養:由於腰背部韌帶、筋膜、肌肉的起止端血管少,血液循環差,一旦發生損傷,則修復癒合慢。另一方面,脊柱經常活動也會影響癒合的速度,使局部組織的損傷病灶和疼痛長期存在。即使損傷獲得癒合,由於瘢痕組織的結構不夠牢固,一旦脊柱在活動或承受重物時失去平衡,脊柱的槓桿作用會作用於損傷處而引起腰痛的複發。

主要病理所見:肌纖維變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疤痕或纖維索條或粘連,遺留長期慢性腰背痛。

四、表現

患者有長期腰痛史,反覆發作。腰骶部一側或兩側酸痛不舒,時輕時重,纏綿不愈。酸痛在勞累後加劇,彎腰稍久則疼痛加重,常喜用雙手捶腰,以減輕疼痛。休息後減輕,並與氣象變化有關。急性發作時,各種癥狀均顯著加重,腰部活動受限。檢查腰部外形多無異常,俯仰活動多無障礙。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並有壓痛,壓痛部位多在骶棘肌處、骶骨後面骶棘肌止點處,或髂骨脊後部、腰椎橫突部。X線照片多無異常所見,少數患者可有骨質增生或脊柱畸形。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由於勞損於腎,或平素體虛,腎氣虛弱,腎的精氣不能充養筋骨、經絡,故患部多為氣血不暢或瘀血滯留於經絡,血不榮筋,筋脈不舒,而致腰部筋攣疼痛。腎氣虛弱,風寒濕邪易於乘虛侵襲,久而不散,筋肌轉趨弛弱,若患者彎腰勞作,則弛弱之筋肌易於損傷,使勞損與寒濕並病。

五、治療

(一)基本原則

1、及時診斷,明確病因;

2、治療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如各種非手術療法無效者,可施行手術治療。

3、單一方法不如綜合方法,或者說腰肌勞損還沒有很特效的治療方法。

(二)常規治療

1、急性發作期或疼痛較重時

(1)臥床休息、腰圍製動;

(2)藥物消炎、鎮痛。

2、慢性期

(1)腰圍保護、墊枕;

(2)腰背肌功能鍛煉;

(3)配合藥物、理療、針灸、按摩等。

(三)常用方法

1、西藥:

主要是非甾體抗炎鎮痛葯和鎮痛葯,如芬必得等。主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痛點明確時刻局部封閉治療。

2、中藥:

腰肌勞損中醫認為因感受寒濕、濕熱、氣滯血瘀、腎虧體虛或跌仆外傷所致。其病理變化常表現出以腎虛為本,感受外邪,跌仆閃挫為標的特點。臨證首先宜分辨表裡虛實寒熱。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證多屬表、屬實,發病驟急,治宜祛邪通絡,根據寒濕、濕熱不同,分別施治。由腎精虧損所致者,其證多屬裡、屬虛,常見慢性反覆發作,治宜補腎益氣為主。臨床可分①寒濕型;②濕熱型;③腎虛型;④瘀血型進行辨證論治。常用方劑包括:甘薑苓術湯(張仲景《金匱要略》)或獨活寄生湯(孫思邈《千金方》);四妙散(張秉成《成方便讀》);左歸丸(張介賓《景嶽全書》);補腎壯筋湯(錢秀昌《傷科補要》)等。也可外用各種膏藥。

3、手法:

急性期少用或慎用手法,慢性期可用揉按、點穴、彈撥、拿捏,滾法,牽拉等手法治療。

4、針灸:

針刺取阿是穴、腎俞、志室、氣海俞、命門、腰陽關、次s、委中等,在腰部穴可加拔火罐,以散瘀溫經止痛。或耳針刺腰骶區、神門區、腎區等。

5、鍛煉:

主要是腰背肌鍛煉,以促進氣血流通,增強腰部筋肉的力量。可作前俯後仰、左右側屈、風擺荷葉、仰臥舉腿、飛燕點水等功,並可結合廣播操、太極拳、倒走等。

6、理療:

對於慢性腰肌勞損可以進行各種理療。

六、預防

1、防止潮濕,寒冷受涼。不要隨意睡在潮濕的地方。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後,要及時更換濕衣或擦乾身體。天冷時可用電毯或睡熱炕頭。

2、急性腰扭傷應積極治療,安心休息,防止轉成慢性。

3、體育運動或劇烈活動時,要做好準備活動。

4、糾正不良的工作姿勢,如彎腰過久,或伏案過低等等。長時間保持同一坐姿或站姿之後,應放鬆腰部,或伸展腰肢,最好每工作一小時休息幾分鐘。

5、防止過勞。人就像一台機器一樣,過度的運轉或超負荷的使用,必然會導致某些部件或整個機器的損害。腰部作為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而出現腰痛,因此,在各項工作或勞動中注意有勞有逸。

6、使用硬板軟墊床。睡眠是人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床的合適與否直接影響人的健康,過軟的床墊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1個10厘米厚的軟墊。

7、注意減肥,控制體重。身體過於肥胖,必然給腰部帶來額外負擔,特別是中年人和婦女產後,都是易於發胖的時期,適當的節製飲食,加強鍛煉是必要的。

8、節製房事。「腰為腎之府」,房事過頻必然有損於腎,腎虧則腰痛。

9、勞動。勞動姿勢不正確,容易造成腰肌勞損。如提著重物時,盡量貼近身邊,彎腰或扭腰時要盡量小心。

10、每天至少做30分鐘左右的全身性運動,例如游泳、快走、慢跑、騎腳踏車等,這些運動可以增進全身的功能,有助於關節與肌肉的伸展。

腰肌勞損的朋友不用太過於擔心,加陸老師15906283636了解更多調理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