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Facebook 發布加密貨幣後,我們聽聽它的前員工們怎麽說

Facebook 做數字貨幣與十年前做支付的想法「一脈相承」。

美國當地時間 6 月 18 日,Facebook 發布加密貨幣 Libra 的白皮書,正式公布內部準備了一年多的區塊鏈項目。這次高調發布一時間吸引了全世界媒體、學術和監管機構以及區塊鏈從業者的關注,不少人也公開發表了對 Facebook 發布 Libra 的看法。

搜狗 CEO 王小川發表微博稱,Libra 的發布意味著「互聯網 3.0 來了」,他認為 Libra 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錢包+聯盟鏈的支付架構+國際化的穩定幣」,「這不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在這個新生態中,我們的移動支付和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缺乏想象力,如果不能革自己的命,就會被他人革命」。

美團 CEO 王興則在飯否上評論 Facebook 推進 Libra 的策略清晰,先在全球範圍內替換掉「弱國的貨幣系統」,碰到強國則「該低頭就低頭,該合謀就合謀」。

經濟學家郎鹹平在微博上表示,Libra 數字穩定幣的發布「值得關注」,「金融科技也會因此引發一輪新的熱潮」。此外,他還稱,Facebook Libra 與其他虛擬貨幣並非同類。

Facebook 區塊鏈團隊負責人 David Marcus 也於白皮書發布後在推特上回應了 Libra 與比特幣類比的風評:「很多人拿 Libra 和比特幣對比。在我看來這兩個不屬於同一類別。比特幣是一種去相關的(投資)資產,Libra 則被設計成一種穩定的交換媒介。」

David Marcus 發推文 | 推特截圖

目前主流對 Libra 的評論大多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角度。主流觀點認為 Libra 目前看不到特別的技術突破,其核心影響來源於兩百個國家的 27 億用戶,以及聯合多個合作夥伴成立管理協會能夠為 Libra 帶來的遠超其他穩定幣的認可和信任。不可否認的是,Libra 給整個區塊鏈行業都打下了一劑強心針,郎鹹平口中「金融科技的新熱潮」很大程度將會發生在這個過去幾年凌亂無序的行業裡。

第二,貨幣系統和全球經濟的角度。很多人認為 Facebook 野心勃勃,一旦 Libra 跨過監管的難關,王興口中貨幣系統薄弱的國家將最先受到嚴重打擊。而 Libra 背後美國公司為主的背景,又會以媒體口中「降維打擊」的方式,在新的層次上強化美元的地位。還有觀點認為 Facebook 與美元等國家主權貨幣的綁定只是暫時的,如果一切順利,或許會出現今天美元與黃金的情況。

第三,Facebook 本身的角度。不少海外媒體紛紛表達了對 Facebook 從事數字貨幣和支付的不信任。在 Facebook 研發區塊鏈技術的這一年多裡,暴露出了非常多的數據隱私安全問題,抵製的聲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用戶信任降到了谷底。但在商業層面,有觀點認為 Libra 會成為 Facebook 目前以廣告為核心的盈利模式的救星,一旦 Libra 得到廣發使用,其營收將遠勝過目前搖搖欲墜的廣告模式。

在 Facebook Libra 白皮書發布之後,國內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行業反響同樣劇烈,其中聯合創始人有著 Facebook 工作經驗的數字錢包公司 Cobo 組織了一次「Facebook 元老獨家解讀 Libra」的活動,極客公園受邀參與。

圓桌活動現場 | Cobo

三位「元老級」員工分別是:

Cobo 聯合創始人兼 CTO 蔣長浩,Facebook 前 100 號員工,華人元老,曾在 Facebook 研究科學家,回國後先後聯合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數字貨幣錢包幣行以及 Cobo。

線性資本創始人王淮,他是原 Facebook 中國籍的第二位工程師和第一位研發經理,在 Facebook 任職期間參與了如今鮮有人知的支付業務 Facebook Credit 的開發工作。

Sophon Tech 創始人覃超,知名 Facebook 華人員工,先後經歷 Facebook Phone 和 Messenger 等項目,曾與 David Marcus 共事半年。現創辦區塊鏈金融技術公司 Sophon Tech。

三位 Facebook 前華人員工都有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相關經歷,也有著與祖克柏以及 David Marcus 的共事經歷,這些無疑都為他們看待 Libra 一事,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蔣長浩自 2013 年以來先後創辦了兩家從事數字貨幣管理的公司,從區塊鏈行業的角度,他認為過去十多年區塊鏈行業的「野生」探索為 Facebook 提供了一個思路,它們證明了去中心化架構解決信任問題的可行性,對目前的 Facebook 而言,它有理由、有動力來做這件事。同時他也認為 Libra 的出現對其他數字錢包而言也是一個利好,對行業而言,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將區塊鏈從一個小眾市場推向全球 27 億甚至更多的用戶。但要實現願景,Facebook 面臨的困難,to C 是監管,to B 則是對其他行業的改造。

王淮首先表達了對祖克柏個人的態度,他相信祖克柏在 Libra 這件事上更多是願景驅動而非利益驅動。在 Web 時代參與 Facebook 支付業務的王淮認為 Libra 項目與十年前一脈相承,是 Facebook 在社交網絡的基礎上實現信息交換後向價值交換作出的探索。至於無國界的數字貨幣系統面臨的監管問題,王淮認為 Libra 具備足夠的商業價值,在拓寬應用場景,實現商業價值之後,它可以依此與監管博弈,尋求平衡點。

覃超則提供了更細致的視角,他認為 Facebook 做 Libra 存在宏觀的原因,也存在內部的個人原因。在 Messenger 成熟之後,負責人 Marcus 的區塊鏈相關經歷在公司內部驅動了 Facebook 加速布局區塊鏈。此外他還提到,Libra 團隊有 220 人,其中技術團隊 60 人,剩下的還有一支龐大的合規團隊,在 Messenger 時期,這支團隊就幫助 Facebook 解決了五十個州的監管問題。至於目前的 Libra,在覃超看來,要搞定各國的監管,需要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慢慢談,「只是時間的問題」。

下面是三位嘉賓圓桌討論的具體內容,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

Facebook 發布 Libra 的原因

蔣長浩:目前全世界範圍很多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非常落後,有一些人有互聯網連接了,但是得不到最基礎的金融服務。這是一個背景,也是 Facebook 推出這個項目的很大的原因。

但是從 Facebook 自身來講,它也有動力做這件事。Facebook 在過去十幾年發展過程當中,成功建立了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連接人的社交網絡,這個社交網絡目前應用場景主要還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比如去分享信息、分享照片、分享動態,包括社交娛樂新聞。

它還有更大價值的應用場景沒有得到發揮和實現。尤其是在中國,像微信支付,把社交網絡和價值網絡、金融網絡結合起來的一些應用場景,我認為對 Facebook 有非常大的啟發。

Facebook 有很強的動力做類似的事情,在社交網絡實現一些金融支付,實現一些價值轉移。但是 Facebook 面臨著微信支付沒有的困難。首先 Facebook 跨越了上百個國家,全世界範圍擁有 27 億用戶的超大型社交網絡,用戶分布以及不同國家的基礎設施的發展狀態,各個國家的監管條件都千差萬別。所以要在全球最大的虛擬國度內,實現轉账的基礎功能非常困難。

在我看來,過去十年區塊鏈的快速發展,打開了一個思路。它從技術上證明了去中心化的技術架構,可以解決很多問題,解決信任問題,包括性能也有好的解決方案。對 Facebook 來講有很強的動機,通過技術手段彌補基礎設施,這樣在上層的社交網絡上可以實現更多的應用場景。

王淮:Facebook 做這個事情,跟十年前想做支付的想法是一脈相承的。

它有這麽多的用戶,有這麽多的 online activity(線上活躍度),但現在只是 exchange information(信息交換),只是(邁出了)一步,後面可能是 exchange value(價值交換)。那麽 exchange value 有沒有一個載體?

所以 Facebook 十多年前就做支付相關的事情。Facebook Credit,Web 時代失敗了。Mobile 時代,它想借鑒中國一些東西,但也很困難。美國境內的傳統支付做得非常好,信用卡體系基本上做到了人人有卡。這種情況下對抗現有支付,尤其整個網絡裡面用戶習慣已經建立起來的,再加一個 mobile payment,有幫助,但是帶來的幫助不是那麽大。Facebook 利用區塊鏈這套新技術在幾個方面可以獲得新的嘗試。

第一,那麽多「人口」,有 27 億人,是跨多國界的。

第二,Facebook 的一個核心資產,大家有時候會忽略的,就是扎克這個人,他是非常 long-term thinking(長線思考)的一個人。可能與某些把扎克描述成 evil 的完全相反,我對扎克做的非常 long-term 的,有他的 vision statement(願景陳述)的事情還是非常相信的,他骨子裡面並不是衝著錢去的,他是衝著 impact(影響)。整個社交網絡,給用戶帶來什麽樣的 impact,其實對用戶的 impact 是高於公司本身利益的 impact 的。這是我們以前一直的 philosophy,骨子裡是從扎克那裡來的。我相信,這比起任何一個我們在中國看到的創始人,在我看來,他願意設立的格局會更高。這意味著什麽?它是一個 reliability(可靠性)。不會說到了一個點馬上就進行收割,當中肯定會產生商業模式,但是願意為這個 impact,這個 value,這個 vision 去做多久的努力?我覺得扎克能夠做到的,比起絕大多數全球頂尖的企業家都要好。

第三,祖克柏的號召力。區塊鏈帶來的好處,只要是 Facebook 驅動的支付,大家想的是 Facebook payment,Facebook 這個詞是去不掉的。這意味著認它的人願意用,不認它的人不願意用。區塊鏈的好處是開源,把大家都拉進來,在聯盟鏈中都是可以 audit 的。有這樣一種特性,把信任的成本大幅度降低。還有一個重要點,把小夥伴拉進來,你信我一家不行,可以信 100 家,我覺得 100 家只是一個開始,而且目前這都是美國的公司,是它最能夠容易影響到的。以後 1000 家,雖然說嚴格意義上這可以給你 100% 的 reliability 嗎?不會,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相對的,能夠帶來盡大可能的公平,大家願意接受偏向於公平可信的支付手段的意願就會更強。

這三樣東西,是任何一個中國、美國的公司,其實谷歌有這個可能,但它沒有 27 億的用戶作為基礎。剛剛長浩分享了 Facebook 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不止是一個小夥伴,還有這些小夥伴背後的應用,比如歐洲最大的電商。未來是不是它上面默認就支持 Libra 支付呢?這比起任何一個人發幣,你沒有一個機制把大家的信任做到一起,用比特幣純粹是個體的考量,現在 Libra 已經是一個聯盟了。在這裡面,我有責任,我要給你合作,提供這個 utility(應用)。只有提供了各種各樣的 utility 之後,其他的像監管問題、信任問題,方方面面都會變成其次的。因為好用、能用,又有那麽多人在,有機會信任你。

我覺得商業會反過來會對抗監管系統。將來博弈之後,會到達什麽樣的狀態呢?這個背後的商業應用的力量很容易被人忽視。因為今天沒有被商用的,實際上很多人關注說,監管一定不會讓它進行的。有些問題敏感,不好公開討論。我的總體態度是 Facebook 一定會走一個讓商業應用 utility 來驅動 Libra 的實用價值,這種實用價值會變成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力量來推動 Libra 的拓展和應用,反過來會對很多地方的監管力量,產生一個 bottom up 的改變推動。最後的情況,一定是互相博弈的。這很可能是 Facebook 往前推動的動力所在,而且它不是一家,可能是 100 家、1000 家,全球頂尖的企業一起來做這樣的努力。

覃超發言 | Cobo

覃超:這是全球的大趨勢和 Facebook 內部的小趨勢。大趨勢剛剛學長講完了,小的趨勢是這樣的。

David Marcus 這個人,他原來從 paypal 過來,是有競業協議,所以不能做支付相關的事情。然後搞 Messenger,做了四年,這時候 Facebook Messenger 的用戶已經穩定了,也比較大了。這時候覺得是不是再探索新的東西。2017 年的時候,他去到了 Coinbase,對區塊鏈有長足了解,對這個技術懂了。另外 Messenger 也穩定了,想做一些新事情。他跟祖克柏關係很好,也建立了信任,相當於遊說扎克很久這個項目。其實去年年初這個項目就開始了,招兵買馬,因為人比較多,技術的試探花了很多時間。當時是覺得這個事情去年就應該推出來,一直推遲,一直搞到現在,現在也沒有上線,是個白皮書。到了明年 Q1 會上線,但是也有可能再推遲,比如明年 6 月份或者年底。

Libra 對現有的數字貨幣產生的影響和衝擊

蔣長浩:Facebook 推出 Libra 對於比特幣,還有數字貨幣區塊鏈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一個巨大的推動,是一個正面影響。

主要原因是,大家知道數字貨幣區塊鏈發展到今天還是一個小眾的圈子,在全世界範圍內了解或者使用過數字貨幣的用戶數,也就是在三五千萬的量級,相對於 Facebook 27 億的用戶數來講,也就是 Facebook 用戶數的 1% 或者 2% 的概念。

如果 Facebook 推出 Libra,對於更多的數字貨幣、區塊鏈之外的用戶了解數字貨幣、了解區塊鏈是個巨大的推動作用。有可能由於 Libra 的推出,在比較短的時間,也許一兩年會有幾千萬甚至幾億用戶,通過 Facebook 開始接觸和使用區塊鏈的技術和產品。作為整個行業來講,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推動,也能幫助主流人群、政府、媒介更多了解行業,更正面地看待行業。所以我覺得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技術上來講,Facebook 也推出了自己的公鏈技術和編程語言,比已有的公鏈有一些重疊,在應用場景和面向的用戶上。在未來應該整個盤子會越來越大,用戶基數會越來越多,會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可能會出現差異化的應用趨勢。所以總的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趨勢。

Facebook 推出 Libra 也會面臨很大的挑戰,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於合規和監管。這是一個跨越國界的事情,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對待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也有不同的看法。區塊鏈這個技術發展又太新,對於各個國家政府的監管層面,他們去理解區塊鏈帶來什麽樣的影響和風險,也需要一個過程。所想以在這個過程當中 Facebook 需要跟很多國家政府去溝通。是不是能夠一帆風順?我覺得大概率來講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對於 Cobo 和 Libra 的官方錢包(是否競爭),我是這麽看的,未來不會產生競爭,而是一個共贏的事情。隨著區塊鏈行業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個行業裡面會有多樣性的需求。包括個人和機構,甚至不同的國家有本地化的需求需要滿足。Libra 的官方錢包,一定是整個生態裡面的樣板。Facebook 它要做的生態,Libra 要做的生態,這個生態裡面有很多角色和環節。在第一天的時候,一定要有這個生態。所以它第一天推出官方錢包,更多是教育生態,你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做一個錢包,但這不是 Facebook 主要的目的。因為如果它把生態裡面所有事情做了,這就不是一個生態,它是做所有事情,這是一個中心化公司做事情的方法,不符合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精神,而且確實不利於這個生態的發展。

站在 Facebook 角度來講,一定是通過打造一個 Calibra 樣板,告訴社區開發者可以這樣開發一個錢包。但是隨著深入挖度用戶需求,比如個人用戶和機構用戶在安全性上、功能體驗上有什麽深挖的功能,這個錢包是不太可能做的。圍繞各種本地化的需求,比如中國用戶特殊的使用習慣,包括符合當地的監管合規需要做的事情,整個生態會跨越很多個國家,Facebook 不可能研究每個國家當地的監管政策,去定製錢包的功能。

Cobo 從成立之初一直非常堅信區塊鏈是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革命,所以從很早的時候就立志於做區塊鏈生態裡面的基礎設施服務。面向企業、面向個人,包括個人用戶也區別是小白用戶還是大戶,他們有差異化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在這塊我們也有積累,相信 Facebook 推出 Calibra,能夠更大發揮我們的優勢,也能夠很好地為生態做貢獻,所以是一個共贏的事情。

Calibra 可能的產品形態 | Facebook

王淮:對傳統數字貨幣的影響。我覺得新的東西出來,就把以前的東西搞成「傳統」了。(笑)

我的看法是,按照生物分類的綱目類似概念來看待傳統貨幣的話,由貝殼到骨頭,再到近代的黃金,再基於黃金發的紙幣。在數字領域也可能經歷這樣的過程,最早是公司自己發幣,形態不一定一樣。公司發幣發現行不通,只能自己用,可信度也很難搞定。再到數字貨幣比特幣出來,它想用於支付的功能沒有形成,變成一個儲值增值的投資品,它的 utility 一直沒有在數字領域得到實現。再到後面穩定幣的產生,穩定幣的產生,有可能一家創業公司出來我錨定美元發一個這樣的幣,我覺得這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但信任度的形成也是很有問題。就像前一段時間的 USDT,有各種各樣事情出現。

再到後面,有個新的類別出來了,我稱 Facebook 為「聯盟穩定幣」。它不止是一家,聯合一大批,錨定到一堆貨幣上。出生的時候,就含著金鑰匙,很多機構給它背書。這樣的穩定幣,它的可信度大大增強。它沒有瞄定比特幣這類一攬子貨幣上,還是對底層邏輯不信任。數字時代的好處在於,有物理世界可以借鑒,乾脆它瞄定物理世界相當於黃金的東西。

但我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再往後看,連這個瞄定的標的都沒有了,比如今天美元所處的狀態。我覺得在數字世界,這樣的發展過程是完全有可能的。人類社會,在不同程度都是重複自己,但是依賴於技術的創新。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我認為在未來 Libra 這類更聚焦於應用型的聯盟穩定幣會變成主流,因為它的特點是能用。像比特幣這類會變成玩的性質,用於收藏,因為它到今天都沒法用。當一個可用的東西出來,一定會大幅度乾掉原來只能拿來玩的東西。這個東西在數字世界就會分化,我認為比特幣不會消亡,它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就像今天黃金不可能拿來支付,大部分是作為資產儲備來對衝風險,就是一個收藏儲值的效果。在數字貨幣世界時代,比特幣這類貨幣有可能慢慢趨向於那個功能上,而大體的價值使用會到達這種聯盟穩定幣這些貨幣上。

覃超:對於投資的數字貨幣沒有影響反而是利好,如果大家拿著比特幣和 EOS,建議繼續持有,因為它能得到更高的曝光率。因為 Facebook 的原因,大家持續關注的話,對於幣價有利好。

但對其他穩定幣來說就比較危險了,我個人持一些保留看法。對於 USDT 的影響不是太大,因為 USDT 是比較野的一種幣,是野蠻生長。對於其他的正規軍,比如幣安上面的穩定幣、USDC、瑞波都會有一些負面影響。

Libra 會衝擊主權貨幣嗎?

蔣長浩:我並不覺得 Facebook 的 Libra 在承擔一個美聯儲或者網絡央行的角色。

首先,Libra 並沒有憑空發行貨幣,所有的虛擬貨幣都有對應等值的法幣作為抵押的,不是自己憑空創造出來的。它對一些主權貨幣會產生衝擊,當然它現在體量很小。第一期 2020 年剛開始上線的時候,只會有 10 億美金的盤子,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主權貨幣來講都是很小的體量,還談不到衝擊階段。

如果事情一切往正反饋的方向發展,用戶越來越多使用 Libra,在 Facebook 平台內完成支付、交易、轉账,慢慢延伸到生活場景,比如去線下便利店買東西,或者朋友之間吃飯結算,當它的支付場景越來越豐富的時候,衝擊到實體生活場景一定程度已經開始衝擊到法定或者主權貨幣的地位了。所以從政府角度來講,一定會比較敏感,會有監管。

相對來講,衝擊比較大的還是本國金融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或者監管比較弱的國家。比如津巴布韋、委內瑞拉,他們的本國貨幣受到到的本國居民質疑,甚至本國居民不願意持有本國貨幣,而願意去持有比特幣或者達世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如果 Facebook 這樣帶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有聯盟背書,這種穩定幣慢慢在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承擔了法幣交易角色的話,會有一定的衝擊。

當然從監管角度來講是一個挑戰,要想一下怎麽去應對。包括對 Facebook 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怎麽和各個國家去溝通,從主流國家,像美國和中國,它去監管 Facebook 的話,主要不是從發幣被衝擊的角度,因為像中國、美國這種經濟體量太大了,而且本國的金融基礎設施也非常發達。這些國家監管的主要動機是金融犯罪,從洗錢、反恐等角度出發,也需要非常強的監管,對 Facebook 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王淮發言 | Cobo

王淮:我覺得這是一個博弈的過程。我看問題的視角是商業價值的視角更多一些。

我一直覺得往前看,五年、十年、五十年以後,很多歷史上的預設在未來回頭來看都是不成立的。當然這個有點誇張了,但這個衝擊有可能是剛剛開始,但是它衝擊的出發點是從商業價值的角度去衝擊的。有些國家會進行合作嘗試,有些國家自己的公共服務提供得不好,像一些南美國家。政府一個重要的職能是提供公共服務,如果提供得不好,有另外一個新時代的商業機構、集團來提供一個更好的公共服務。很多事情從商業角度,最終還是商業價值對用戶產生的價值有沒有意義,可能是作為一個很大的推動和博弈力量。

往後看五到十年,因為歷史的慣性低估了很多新型科技、新的商業價值,對未來生活形態的改造。

我預想有什麽樣的方式,可能會讓 Libra 的用戶越來越廣,大家越來越多存儲和使用。但這只是我的想象,只要這些實現了,監管過程中就是一個博弈。國家維護主權和穩定要做的事,跟 Facebook 帶來的價值,如果一棒子打死,這不是最好的方式。中間有什麽樣的博弈,讓這個事情的價值被體現的同時被監管。這是美國,中國還在後面一點,還有一些願意跟 Facebook 進行溝通的歐洲國家,是這個國家的一個重大課題。新事物在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還是願意去溝通交流的,所以我保持一個謹慎樂觀態度,看待它和監管之間的互動方式。

覃超:第一,我個人覺得對於它背後錨定的發幣,無疑是增強了它們在國際上的地位。現在它錨定了四個,包括了日元,這很奇怪。

第二,對美國本身沒有太大,反而在國際上會增強美元霸主地位。對銀行有一定的衝擊,因為它的節點來分享錢的利息,所以這些利息在這個節點上。同時對於沒有銀行账戶的人,與其千里迢迢開銀行账戶,不如直接用 Libra 和 Calibra 錢包,所以這對於銀行是削弱的。

第三,對於小國家,它們主權貨幣弱,會有更大的衝擊。這些國家很反感。大家去過東南亞會知道,東南亞一些有錢的家族持有的是美元債或者海外房地產。柬埔寨當地都是用美元更多,而不用本國貨幣。這不是一個太壞的事情,這樣反而很多人去柬埔寨做生意,直接用美元不用擔心當地的金融體系。

所以各有利弊,看怎麽去適應這樣的趨勢。

Libra 最先的落地場景

蔣長浩:Facebook 的第一個應用場景,是跨境匯款。這個事情是一個很大的痛點,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從全世界來說,每年的跨境匯款至少有上兆美金的轉账額,平均一筆長是 7% 的手續費,光手續費就是 700 億美金的蛋糕,Facebook 去年一年的營收也才 400 億美金。這打掉了傳統舊世界的成本,一定是 Facebook 第一個會去落地或者想要落地的應用。

第二,如果跨境匯款發展順利的話,就是基於 Libra 的支付。先購買一些商品,先是線上的數字商品服務,比如聽一首歌打賞或者購買 Facebook 的廣告,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Facebook 的廣告收入有幾百億美金,光中國廣告主的買家需要在 Facebook 投放做出海的推廣,就要花幾十億美金。如果這塊通過 Libra 產生線上支付的應用場景,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機會。

在這個下面會細分,包括虛擬商品、電商、閱讀、娛樂、音樂,其實都是線上支付的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當然第一步還是解決跨境轉账。

王淮:說一下我的想象,補充一個品類。

貨幣的功能,支付,儲值,投資。一個有趣的品類是,Libra 可以用來投資,未來會出現錨定在 Libra 上面的資產類型,這取決於將來會不會出現一些金融機構。如果裡面有金融機構的話,作為一個貨幣使用品類上的拓展,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應用空間,就是錨定在 Libra 上的投資品類。

很作人講,為什麽一上來要用 Libra 呢?它背後有 visa,mastercard。有一個可能性,比如說在各個國家只要接受 visa, mastercard,他發一張卡,都能用這張卡,在當地的是完全一樣的。只要在它的清算網絡用的是 Libra,假設有用 Libra 的人,假設要去 Libra 被禁掉的國家,因為一開始就算商家想要用,也不一定可以。所以乾脆就用 Visa Mastercard,給你費率低一點,增加 Libra 的可用度,打通 Libra 跟現有貨幣之間的溝通,站在現有系統的巨人肩膀上。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馬上把 Libra 的可用度,願意用的程度,大幅度提高了。

巨頭入局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行業會帶來哪些影響?

蔣長浩:Facebook 這個事件會對一些互聯網巨頭產生一些衝擊。很多互聯網企業,像阿里、騰訊、京東、IBM、微軟,很早在區塊鏈領域有一些投入使用,但 Facebook 這次是大規模、高調地向全世界推動一個具體落地的項目,這對於還在小型試水的互聯網企業一定會有很大的刺激和推動。對他們的啟示,區塊鏈作為一個技術並不是特別高深,像火箭科技這樣難掌握的技術。它很大的挑戰來自於,如果是 To C 的話,是來自於監管。如果是 To B 的話,來自於推動一些行業要做的改造。作為科技型企業,它的行業整合能力,要找到應用場景,首先要有應用場景,科技型企業要有優勢可以找到自己推動這個行業改造當中,自己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找到一個巧妙的結合點。讓區塊鏈的應用可以落地。

區塊鏈技術本身並不難,但是它怎麽和行業結合做成規模。區塊鏈跟傳統行業行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它是從第一天起就要有生態建設的視角,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做起來的。所以第一天就要有一個生態建設的角度,怎樣去設計一套制度,設計一個模型,讓盡可能多的人裝進來。這不光對於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對於全世界的企業來講,也是一個很新的挑戰。當然也有很大的機會,就看誰能抓住了。

蔣長浩發言 | Cobo

王淮:我看過去三天,Facebook 的消息出來之後,第一天偏中立,第二天偏樂觀,到了昨天和今天上午,悲觀的很多,尤其是大佬的各種解讀,發現朋友圈的心態變化蠻大的。

我自己是積極樂觀的,如果要分類的話,我是屬於積極樂觀的。我作為 To 科技的投資人,普遍是偏樂觀類型的,我對 Facebook 做的這些事,和對祖克柏這個人的理解,對這件事本身我是積極樂觀的。

但最大的考量,作為中國的創業者,中國政府,在這當中有什麽可借鑒的,這個更重要。因為別人成功了,不關我們事。待會兒看一下 Facebook 股票這兩天的漲跌,資本市場會形成一定的態度的,我自己是非常積極樂觀的。重要的是咱們能借鑒什麽,利用它帶來的給世界的衝擊壓力,這是各位去思考,政府去思考的,這裡面積極的供我們可參考的點。

覃超:我先說一個前置的條件。

之前說 17 億人沒有銀行帳號,這是 2017 年的統計結果。這 17 億絕對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2.24 億沒有銀行帳號。在國內的比例並不高,但是是絕對數量最高的。可能各位很難想象,因為大家在一線城市,也不知道快手上面的人在幹嘛。第二名印度 1.9 億,然後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全國人口 2.7 億,有 1 億人沒有銀行账戶,也就是 40% 的人沒銀行帳號。還有尼日利亞、越南、巴西、菲律賓等等。

中國有兩家公司做得很好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微信紅包以及支付寶讓很多人開了銀行帳號,如果要收紅包的話。還有一些直接用支付寶付款了。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的超級銀聯做得非常好了。如果你們在美國待過的話,強如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如果是銀行之間轉行的話,需要兩天。如果是周六周日的話,他們還要休息,這個體驗就很差了,所以中國銀聯已經做到世界前列了。

中國另外兩家公司支付寶和微信做得更好,信用卡中國的普及率更低,美國很普及。中國落後有落後的好處,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小商販貼一個二維碼,直接繞過了電子刷卡的時代,直接用手機。這兩者都是中國的公司在支付上面,在中國國內跑得特別好的,所以要給他們嘉獎。

但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國際上不受其他國家信任。你要做「一帶一路」的話,更好的機遇就是技術革新。就好像 CNBC 問 Marcus,你們對用戶數據保護這麽差,半年前被罵得這麽慘,現在搞這麽一個貨幣,誰相信你們呢?是不是把用戶的錢偷跑了,或者用戶的銀行帳號都公開了呢?Marcus 是這麽講的,講得非常好。這個時候恰是最好的時機做這件事情,因為 Libra 並不是 Facebook 全部主導,我們隻佔 1%。他的原話是說,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治理機制。各個利益方一起來維護。中國在「一帶一路」上面,至少和東南亞那些國家,像越南、印度尼西亞,用區塊鏈的方式跟他們說,雖然你不信任我,但是我們的整個技術方案和數字化貨幣,大家願意在「一帶一路」用的話,這是更好可以推廣出去的,這是其中一個想法。

在國內的話,本身的電子貨幣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監管干涉對 Libra 整體的開發進度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蔣長浩:剛剛提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監管,Facebook 需要花很大的功夫跟各個國家去溝通,它會帶來什麽樣的好處。對於一些小的國家的主權貨幣會產生衝擊,對於一些主流國家,這些主流國家名面上比較擔心的是反恐、金融犯罪,會不會由於 Facebook 推出 Libra,導致恐怖分子或者販毒的人更容易在互聯網上進行金融犯罪。所以這需要一個說法,Facebook 有很大的工作和挑戰需要去說服和溝通。

短期會有什麽影響,不是特別好判斷。長期來講,因為它是從一個商業角度提升全世界人民的生活福祉,包括商業行為、效率有巨大的提升。它帶來的好處是非常巨大的,能夠極大促進全世界的經濟一體化,包括數字經濟的全世界的分工協作,加速交流。

但是短期內來講,由於溝通還沒有完全做到位。這確實是一個非常複雜、非常有挑戰的工作,有可能是一個持續、長期來回溝通,甚至會遇到一些挫折,有一些停滯甚至是倒退。但長期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非常佩服扎克做這件事情的勇氣。推出這個項目,覃超也提到了,對於華爾街傳統的金融機構,對它們原有的利益格局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會導致整個金融行業原有的利益分配重新洗牌,他一定會收到很多阻力。包括政府監管部門,從政府角度來講,有很多東西不是立刻能看清楚的。哪怕是中立的人,也不會立刻會支持你,所以是有挑戰的,這是我的看法。

王淮:總體上影響不大,會有兩點。

第一,這是一個明顯信號,告訴他這個事情要做好,做不好有一堆人會追著你。首先,美國國會質詢不代表美國政府的統一意見,最後除非投票,投出多與少。當中有一些議員,對這個事情有顧慮,要過來聽證,這是非常正常,這只是一個信號。比起之前的 data privacy(數據隱私事件),說最後 Facebook 會有些內部改變,但最後也是 nothing happened(什麽也沒發生)。我不覺得這個比那件事更加嚴重。所以對於整體的大勢影響不會太大,但一定是迫使 Facebook 把這個事情想得更加周到,跟監管的關係要處理得非常好。

第二,從長期的角度來講,美國政府一定會支持,這是另外一種影響力的往外輸出。雖然短期內不一定明顯,Facebook 也想做得非常中立。只要 Facebook 建立在美國,扎克是美國人,這是跑不掉的,對美國只是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我們國家應該想想這個方面,怎樣在這個方面有所思考,做一些能讓我們國家的影響力越來越強。

覃超:美國的各大公司每天會收到各種傳票,這是很正常的事情。Facebook 不光是收到了美國,還收到了法國的傳票,說要來解釋。Facebook 早就做好準備了,我知道的是 220 人的團隊,60 個人技術,剩下的都是商務和合規的團隊。做 Messenger 點對點轉账的時候,他們巨大的合規團隊,當時要拿 50 個州的許可證,要一個一個去拿。當時他們花了兩年時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幫人在加州、海外有監管經驗,組成了一個很大的團隊,準備好和世界各國的監管機構慢慢談,所以這個方面,只是時間的問題。

責任編輯:克里斯

題圖來源:紐約時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