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可以治病的飲料(一)

中國人的傳統飲料,很多是由藥方演變而來,體現了葯食同源的中華特色。

梅湯——以烏梅為君葯的傳統方,是其中的一個經典。

健脾益胃,調肝利膽、滋陰養血,既能治療各種疾病,又特別適合日常保健。

【1】

梅湯的歷史

從周朝天子飲宴中的梅漿,到唐宋的各種梅湯藥方,梅湯亦食亦葯,看似平常,但是屢屢在治病時收到奇效,傳承千年不衰。

清宮中,帝後日常離不開這一碗保健品。

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太后逃到陝西,仍然堅持喝酸梅湯,派人往太白山取冰製作,

後來傳入民間,變成老北京人記憶中不可或缺的風味。

「暑天之冰,以冰梅湯為最流行,大街小巷,乾鮮果鋪的門口,都可以看見「冰鎮梅湯」四字的木簷橫額。有的黃底黑字,甚為工緻,迎風招展,好似酒家的簾子一樣,使過往的行人,望梅止渴,富於吸引力。」

——徐凌霄《舊都百話》

【2】

夏天為什麼要喝酸梅湯?

酸梅湯清熱退火嗎?其實它並不寒涼,而是清補的。

清補:清虛熱、補陰虛,防止暑熱傷身

止汗:防止出汗過多傷氣。

健胃:調理暑熱造成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天熱,人體出汗多容易傷陰。傷陰之後容易引起虛熱

比如睡覺出汗,手腳心發熱,心裡煩熱,這樣的熱就是虛熱。

所以夏天合家老小喝酸梅湯,是中國人一個很好的傳統養生習慣。

【3】

夏季喝梅湯的搭配

每年的三伏天,我們都要喝黃芪補氣。如果覺得有點火氣,可以把黃芪與酸梅湯一起煮,這樣不容易腹脹,而且可以增強瘦身的效果。

傳統的酸梅湯配方裡有一味桂花。今年是火年,夏季的火熱比預計的更重,如果怕上火,建議煮酸梅湯時不要放桂花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