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按這5個穴位,勝過吃任何補藥!

夏季是陽氣旺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俗話說「冬病夏治」,夏季是養生的好時節。

人體上有五個穴位,可以養心、祛濕、防夏病,堅持按摩,勝過吃任何補藥!

1、風池穴:緩解頭痛

風池穴,別稱熱府穴,其穴義是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該穴位於頸後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後部約兩個手指寬的凹陷處。

兩手拇指點住風池穴,用指頭用力揉動數十次。能夠放鬆頸部肌肉、緩解頭痛和緊張,並有安神催眠之功效。

2、肩井穴:祛風清熱

肩井穴,又名肩解穴。「肩解」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散解分流。該穴在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

兩手拇、食、中三指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後,每日提拿10次,能起到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

3、內關穴:寧心安神

內關穴位於手腕部內側,取穴時,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腕部出現兩條筋,內關穴在其間,腕橫紋以上兩橫指處。

經常按壓,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之功效,起到調理經絡的作用。

4、承山穴:舒筋活絡

承山穴,承,承受、承托也。山,土石之大堆也。穴位位於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人」字形的位置,承山穴在人字中間。

經常按摩此穴能舒暢同一條經絡上的經氣,散寒祛濕,還能舒筋活絡、壯筋補虛,對緩解腰背疼痛、腿疼轉筋、小腿痙攣等效果良好。

5、湧泉穴:安神催眠

湧泉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湧,外湧而出也。泉,泉水也。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蹠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按摩湧泉穴可以起到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按摩時間以5分鐘左右為宜。按摩時可以稍用力些,以自己能承受、並感到舒服為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