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分泌性中耳炎積液吸收 亂擤鼻涕招來中耳炎!

在治療分泌性中耳炎上,治療目的是要去除患者身上的病因,改善患者咽鼓管的功能,消除中耳鼓室內負壓的狀況,消除患者鼓室內的積液,防止鼓室發生黏連和中耳膽脂瘤以及膽固醇肉芽腫的發生。

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通過鼓膜穿刺抽液,可以作為診斷和治療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它能夠有效清除患者中耳內的積液,改善中耳通氣的情況。如果患者的中耳內積液過多時,可以反覆地進行穿刺,在抽液後需要注入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來進行治療。

對於進行鼓膜穿刺抽液而不能完全吸凈,或者分泌的液體的患者來說,可以進行鼓膜切開手術。切開了鼓膜後,可以將鼓膜內全部的液體吸凈,改善患者中耳炎的病情。

除了手術治療之外,患者還可以選擇保守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通過使用鼻腔收縮劑可以改善咽鼓管的通氣功能,但是這種藥物具有依賴性,一般療程不可以超過一周。如果頻繁地使用這類藥物的話,很容易引起藥物性鼻炎的發生,常見的鼻腔收縮劑藥物有麻黃素製劑、鹽酸羥甲唑林等藥物。除此之外,抗生素、黏液促排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也可以有效地治療分泌性中耳炎。

亂擤鼻涕招來中耳炎!

記者了解得知,不少人習慣用兩手指捏住兩側鼻翼,試圖用力將鼻涕擤出,這種擤鼻涕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險,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含有大量病毒和細菌的鼻涕向鼻後孔擠出,經過咽鼓管逆行到達中耳鼓室而引發中耳炎。

「我們的鼻腔和中耳之間有一個管道叫咽鼓管,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負責中耳的通氣引流。當人患感冒或鼻炎時,不正確擤鼻有可能把細菌、鼻涕擤到中耳裡去,從而引起中耳炎,導致耳聾、耳鳴。鼻的正確方法應該是:以輕重手法,先擤一側,再擤另外一側,切忌按壓雙側鼻孔並使勁猛擤,這樣不僅容易造成顱內壓力不平衡,影響聽力,並且易導致鼻涕進入鼻竇,引發副鼻竇炎,或進入咽鼓管,繼發急性中耳炎。

耳是聽覺和位覺(平衡覺)的外周感覺器官,其末梢感受器位於顳骨內。聲波通過外耳道、鼓膜和聽小骨傳到內耳,再經過聽神經傳入中樞,產生聽覺。當中耳發生炎症病變時,將極大地影響耳的聽覺功能,嚴重者平衡功能也受影響。再者,面神經從中耳經過,如果炎症累及面神經,會導致一側面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