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今日立冬吃什麼?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隨著社會的發展,食物不僅僅只是用來補充饑餓,也逐漸成為了人們享受生活的重要部分。美食的種類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許多我們想像不到的美食,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索一下吧

立冬節氣的由來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樣,古人同樣在這個季節用占卜的方法來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陰(陰雨),一冬溫(暖冬)」。不無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這天,皇帝會親自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禮。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北半球獲得的太陽異塵餘生量越來越少,由於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餘,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氣象,不僅十分宜人,對冬作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但是,這時北方冷空氣也已具有較強的勢力,常頻頻南侵,有時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的寒潮氣象。

立冬都有哪些習俗

1、吃餃子

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代人延續著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好吃不過餃子」,在秋冬之交,餃子當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區,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帶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2、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3、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南方,人們會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中藥為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四味葯。

冬令進補吃膏滋是蘇州人過立冬的老傳統。在舊時蘇州,一些大戶人家還用紅參、桂圓、核桃肉,在冬季燒湯喝,有補氣活血助陽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節氣,蘇州中醫院以及一些老字號藥房都會專門開設進補門診,為市民煎熬膏藥,銷售冬令滋補保健品。

據常州一些老人回憶,舊時就有補冬的風氣,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所以每到立冬,各大醫院的膏方門診就開始熱起來了。

專家提醒,冬季進補宜「溫補」,不宜「寒涼」,並不是所有的鹼性食物都適合在冬季進補,應多食溫性或平性食物。蔬菜類如山藥、洋蔥、南瓜、大頭菜、黑木耳、薺菜、蕃薯、土豆、芋頭等。水果類如山楂、石榴、木瓜、龍眼、橘子、檸檬等。堅果類如栗子、杏仁、核桃等。飲料類如:咖啡、牛奶、豆漿等。

4、拜師

冬季裡,好多村莊都舉行拜師活動,是學生拜望老師的季節。入冬後城鎮鄉村學校的學董(學校管理人員),領上家長和學生,端上方盤(盤中放四碟菜、一壺酒、一隻酒杯),提著果品和點心到學校去慰問老師,叫做「拜師」。

有些老師人家,在立冬或冬至這天,像過大事一樣,設宴招待前來拜師的學生。在庭房掛孔子像,上書「大哉至聖先師孔子」。學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禮,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後孰如孔子!」然後學生向老師請安,禮畢,學生分頭在老師家中做一些家務活。

多吃「白色」食物

中醫認為,從五行五色養生的角度來看,立冬後應當多攝入「白色」食物來養生,功效顯著。百菜不如白菜。不要小看白菜,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纖維,長期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冬天。

少吃鹹多吃苦

立冬過後,要少食鹹,多吃苦味食物。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保健功能。

有滋有味兒的吃著,有哭有笑的活著,這人世裡的恩恩怨怨就是豐富多彩的拚盤兒。如果你和小編一樣是個有故事的吃貨,可以把你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