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暑養生/防暑祛濕,調養心神!(附養生食譜)

今年的大暑時間為2018年7月23日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氣象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天氣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的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所以民間有:「一歲難過關,唯有三伏天」的說法。除了暑氣逼人外,在大暑前後,旱澇、風暴發生頻繁,暑濕之氣容易乘人肌膚腠理開泄,汗液增多之際虛而入,導致體內陽氣受損,心氣虧耗,故大暑時節注意養生很重要。


夏季本來就是一個火熱的季節,尤其暑天更是達到一年中最「火」的的時候,所以清火也是養心重要途徑。而「清火」又有清內火和清外火之分。


「外火」即是指自然界高熱的氣溫。它可使皮膚鬆弛、多汗,引起日光性皮炎,亦可導致體溫中樞的散熱障礙,使溫熱蓄積而發生中暑。當氣溫達30—34度以上時,胃酸分泌會減少,胃腸蠕動會減慢,人的食慾下降。


暑天要盡量避免烈日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時戴好遮陽帽,必要時在皮膚上塗一層防曬護膚品,注意室內通風降溫,以防「外火」內侵。

「內火」即機體內陰陽平衡失調而出現的內熱症。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腎火。暑天重點是清「心」火。夏天暑熱,最易腎水不足,心火過亢,水火失濟,而出現心悸、心煩、失眠、頭痛、腰酸軟、大便秘結,舌尖痛,口腔炎等症。


因此,夏天必須注意補腎之水,以清過亢的「心火」,這樣才能水火相濟,陰陽平衡。


睡覺寧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睡眠好,心情好,有利於心神的寧靜。所以應該在作息上符合當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而相對不足的睡眠則可以用午休做適當補償。


大笑放心

笑是夏天養生的良藥。「笑一笑,十年少」,不無道理。笑是精神愉悅的一種標誌,夏季氣候悶熱,易使血壓升高,心煩意亂,這時若能笑口常開,就能改善情緒,從而協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


飲茶安心

夏季天熱容易出汗,尤其大暑時節達到一年最熱的時候。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自然易消耗心臟陰液。


避開生冷食物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


堅持適當運動

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不要睡涼地板

盡量不要住地下室(潮氣重),熱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氣中水分會下降且地板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保持室內流通

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保持空氣流通,讓空氣帶走濕氣。地板濕了,立即拖乾,免得濕氣滯留

大暑的時候,氣象熱,容易出汗,會感到比較累,胃口也不好,這時候就得吃些營養的食物進補一下,恢復下精力。那麼,大暑進補食譜推薦如何提高健康本質安全呢?


大暑養生食譜:

荷葉粥

原料:新鮮荷葉50克,粳米20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荷葉洗凈,剪掉蒂待用;將粳米加水煮粥,荷葉蓋於粳米上,粥熬好後,揭去荷葉,在粥內加入適量白糖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食用。
功效:清暑利濕、昇陽止血。
應用:適用於暑濕泄瀉、水腫、眩暈、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等。
注意:荷葉有清利之性,虛者少食。



蓮子芡實糯米雞
原料:烏骨雞1隻(約1千克),白蓮子20克,芡實15克,糯米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先將烏雞去毛,剖除內臟,剁掉嘴、爪,洗乾淨。蓮子(去心)、芡實、糯米洗乾淨,共裝入紗布袋裡,紮好口放人雞腹內,用線把腹部切口縫好,置沙鍋內加水適量燉湯,待雞熟爛後,揀去葯袋,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用法:分次飲湯食雞。
功效:補脾益腎、固精止帶。
應用:脾氣虧虛、腎氣不固所致的白帶量多、淋瀝不盡、月經不調、遺精滑泄、白濁如米泔、腰膝酸軟、食欲不振、肢體困重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