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險業前5月寡頭效應明顯 農險逆勢上行表現亮眼

  近日,保險業前五月行業數據出爐,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同比下跌11.54%,相較於前四月13.6%的降幅,持續收窄。財險方面,在財險公司5月原保險保費整體環比下行的背景下,農險公司則整體表現優異,除安華農業5月原保費環比下滑外,其余農險公司原保費均呈明顯上行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壽險還是財險,市場寡頭效應都十分明顯。壽險方面,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市佔率、規模保費市佔率均在5成左右;財險方面,財險“老三家”5月原保費市佔率從4月的61%提升至63.62%。對此,專家對藍鯨保險表示,受萬能險監管及商車費改因素,中小保險公司擴張能力受到影響,大公司優勢進一步凸顯。

壽保險公司大公司效應明顯,外資保險公司萬能險同比縮減超8成壽保險公司大公司效應明顯,外資保險公司萬能險同比縮減超8成

  近日,銀保監會披露前五月行業保費數據,其中,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41兆元,同比下降11.54%。 細分來看,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17兆元,同比下降14.45%;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448.79億元,同比增長9.32%;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44.35億元,同比增長17.55%。

  整體來看,前五月,共有32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同比縮水,其中,和諧健康、華匯人壽、安邦人壽同比跌幅均超9成,分別達到99.69%、94.95%、93.99%。

  此外,藍鯨保險注意到,前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市佔率仍保持在五成以上,大公司效應明顯。國壽、太保壽、平安壽、新華四家前五月原保險保費收入715.96億元,環比上漲12.84%,佔行業比重達50.77%,規模保費964.31億元,市佔率同樣接近五成。

  對於大型壽險公司市場集中度高的現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藍鯨保險分析稱,壽險市場大公司效應的出現,主要是跟監管環境的改變相關。其指出,此前,部分成立時間較短的資產負債型保險公司,通過銀保管道或者第三方的互聯網平台銷售萬能險,從而將規模保費做大。

  但目前,整個監管形勢發生在變化,包括去年萬能險保險產品下架50%,進而影響中小型壽險公司的擴張能力,“而此前傳統大型保險公司,萬能險業務佔比較小,從而受監管影響也小,這是相對的”。

  從5月單月數據來看,壽險公司共計收入原保險保費1604.81億元,同比上漲8.64個百分點,相較於前兩月單月10.54%、17.4%的漲幅而言,上漲幅度有所放緩。細分來看,18家壽險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中法人壽由於目前暫停新業務,故並無保費收入,國華人壽、渤海人壽、交銀康聯5月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6.74億元、0.72億元、2.72億元,同比跌幅達83.02%、76.22%、71.32%。此外,君龍人壽、信美人壽、人保壽險、昆侖健康同比跌幅均過半。 

  萬能險方面,5月單月實現保費收入432.09億元,同比去年5月的337.64億元,同比上漲27.97%,但中資壽保險公司與外資壽保險公司表現分化。細分來看,中資壽保險公司實現萬能險保費430.51億元,同比上漲31.59%,外資壽保險公司萬能險保費收入1.57億元,同比降幅達到85.02%。

  藍鯨保險統計發現,萬能險佔比方面,87家壽險公司中,有52家保險公司5月單月萬能險佔比在20%之下,監管成效進一步展現,行業回歸保障功能。長城人壽、和諧健康、安邦人壽、珠江人壽、安邦養老五家保險公司萬能險佔規模保費的比重超過八成,其中,和諧健康5月單月萬能險保費收入15.68億元,同比上漲144倍,萬能險佔規模保費的比重達到98.57%,珠江人壽萬能險保費收入21.07億元,佔比也超九成。

農險公司5月保費逆勢上行, 財險市場集中度再次提高農險公司5月保費逆勢上行, 財險市場集中度再次提高

  再來看財險數據,今年前5月,產險公司原保費達4961.28億元,同比增長15.26%,較今年前4月產險公司原保費16.13%的同比增速來看,增幅略有下滑。從業務角度來看,產險業務中,交強險原保費收入820.53億元,同比增長10.29%,與今年前4月9.94%的增幅相比,增幅突破1成;農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23.45億元,同比增長33.86%。

  具體來看財險公司,從同比數據來看,共有16家保險公司5月單月原保險保費數據出現同比下滑的現象,中石油專屬保險今年5月單月原保費收入為1542.87萬元,同比下滑67.52%,東海航運5月原保費同比下滑48.55%,接近腰斬;隨後是安邦財險,5月原保費為2.96億元,同比下滑45.71%。外資保險公司中,信利保險與史帶財險5月原保費下滑最為嚴重,分別同比下滑41.65%與40.51%。

  再來看環比情況,5月,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共實現912.78億元,環比下滑4.73%,其中,共有47家財險公司出現原保險保費收入環比下滑的現象,跌幅最為嚴重的是粵電自保,其原保險保費收入從4月898萬元下滑至5月的4.34萬元,下滑幅度達到99.52%。事實上,今年以來,粵電自保原保費收入波動明顯,1月、2月原保險保費分別為267.71萬、194.12萬,3月,粵電自保原保費驟降至3.28萬。隨後,粵電自保原保險保費在今年4月實現飆升,達到898萬元,直到5月,粵電自保原保費收入再度坐上過山車。

  對此,朱俊生分析稱,自保險企主要承保其集團內的項目,因此其保費收入與集團項目的體量有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其保費收入。

  5月原保費環比跌幅同樣明顯的是愛和誼財險,其在5月實現206.92萬元原保費,環比下跌83.68%;原保費在5月環比跌逾7成的還有樂愛金財險、三井住友財險、東京海上保險,跌幅分別為75.08%、74.48%、78.40%,值得關注的是,上述4家保險公司均為外資保險公司。

  與此同時,在財險公司5月原保險保費整體環比下行的背景下,農險公司則整體表現優異,除安華農業5月原保費環比下滑23.86%外,其余農險公司原保費均呈明顯上行趨勢,安信農業保險漲幅最為明顯,5月原保險保費實現翻倍,從5866.2萬元增至1.25億元,環比增長113.57%;中原農業保險原保費環比增約五成,5月實現5555.74萬元原保費;國元農業保險5月原保費環比增長41.97%後,實現3.64億元;陽光農業保險在今年5月實現1.03億元,環比增幅超過2成。

  “農險公司主要業務多為農險業務,這類業務與農險產品的季節性特徵有關;同時,農險業務與政策、政府貼合性較強,舉例來說,一個縣多通過招投標的形式進行投保,保險公司能否投標成功,拿下該縣業務,對保費收入有較大影響”,朱俊生對藍鯨保險分析稱。

  此外,從市佔率角度來看,今年5月,人保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05.08億元,市佔率達到33.42%,超過三分之一;平安財險、太保財險5月原保費收入市佔率則分別為19.77%與10.43%,“老三家”5月原保費市佔率共計達到63.62%,較4月61%的市佔率再度上升。

  “財險市場集中度提升,首先與商車費改有所關聯,而商車費改不僅使保費收入像大型保險公司集中,也使得利潤同時向‘老三家’集中”,朱俊生分析稱,“與市場集中度較高相對的,是中小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佔比較小,導致其固定成本難以攤銷,與4s店的談判能力相對較弱,進一步抬高銷售成本。在此背景下,大型財險公司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