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月保險公司:和諧健康原保費縮水九成 萬能險持續加碼

  近日,2018年1季度保險業保費收入數據出爐,整體來看,行業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41兆元,同比下降11.15%,同比數據相較於前兩月,下降幅度已有緩和,但產險公司與壽險公司表現仍呈現分化態勢,其中,產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90.39億元,同比增長17.27%;壽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兆元,同比下降16.82%。

  值得關注的是,壽險公司中,平安壽險未能延續上月領先地位,中國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888.24億元佔隊首位置;萬能險方面,君康人壽、安邦人壽、中韓人壽三家保險公司萬能險業務收入分別同比上漲291倍、48.17倍、23.83倍;財險公司中,人保財險在3月單月保費收入422.53億元超平安財險,領跑“老三家”。

  和諧健康3月原保險佔比1.42%墊底行業,君康等多保險公司持續加碼萬能險

  具體來看,壽險公司“好采頭”放緩趨勢已現扭轉,出現今年首次單月同比正增長,數據顯示,3月單月壽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236.85億元,同比上漲8.53%,但中資壽險公司與外資壽險公司表現不一。中資壽險公司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44.8億元同比上漲11.48%;外資壽險公司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92.05億元,同比下跌23.55%。

  細分來看,共計27家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仍呈下降趨勢,拉低整體數據,其中,安邦系保險公司和諧健康今年3月原保險保費縮減情況最為嚴重,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54.67萬元,同比銳減98.93%,安邦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87950.43萬元,同比下跌92.28%。

  此外,華匯人壽、中融人壽3月原保險收入縮水幅度也超九成,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86.79萬元、5224.16萬元,同比縮減95.43%、94.94%。弘康人壽、安邦養老、君龍人壽、工銀安盛、吉祥人壽、建信人壽、農銀人壽以及國壽存續等九家保險公司在今年3月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跌幅也均過半。

  值得關注的是,3月,壽保險公司業中領跑的依然是中國人壽、平安壽險以及太保壽險三家大型保險公司,但平安壽險在3月未能繼續領先中國人壽佔據隊首位置。細分來看,中國人壽在3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88.24億元,同比漲幅57.74%。平安壽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3.8億元超過太保壽險的243.67億元,位列第二,同比上漲20.01%,太保壽險漲幅則為14.41%。

  萬能險方面,綜合來看,保險業3月單月實現萬能險保費收入670.39億元,環比微弱上漲2.02%,同比來看則呈下降趨勢,共計下滑6.06%,但保險公司分化趨勢較為明顯。

  具體來看,君康人壽在3月實現萬能險保險保費收入39.61億元,而在2月這一數據僅為1066.33萬元,環比上漲370倍,同比漲幅也高達292倍,形成反差的是,其原保險保費收入環比、同比均呈下滑趨勢,分別下降31.90%、40.84%,原保險佔規模保費比重為43.01%。

  此外,安邦人壽在3月實現萬能險保費收入148.41億元,環比下滑3.69%,同比上漲4817.82%;中韓人壽萬能險保費收入5384.08萬元,同比上漲2383.43%。和諧健康、陽光人壽、恆大人壽三家保險公司萬能險業務收入在3月份均翻倍增長。

  規模保費方面,則有35家保險公司同比出現下滑,其中華匯人壽、中融人壽縮水幅度超九成,分別達到95.43%、94.87%。值得關注的是,在三月份,共有七家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佔規模保費比重不足五成,其中,和諧健康佔比僅為1.42%,為行業最低值。此前和諧健康曾發布2017年報暫緩披露公告,原因為銀保監會對股東安邦集團實施接管以及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暫停履職。

  除此之外,弘康人壽原保費在規模保費中佔比8.10%;安邦人壽、建信人壽佔比均在兩成左右,分別為11.24%、21.75%;昆侖健康、上海人壽、君康人壽分別佔比38.41%、42.74%、43.01%。

  財險“老三家”市佔率超六成,中原農險、鼎和財產同比跌幅過半

  財險公司方面,今年一季度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752.90億元,同比增長14.60%,其中,3月份共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44.08億元,環比漲幅超6成,同比上漲達16.65%,細分來看,中資財險公司漲幅高於外資財險公司,同比漲幅分別為16.84%、5.24%。

  值得關注的是,人保財險、太保財險、平安財險“老三家”3月原保險保費收入743.99億元,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144.08億元,佔比超六成,達到65.03%,相較於2月的63.81%略有提高,財險公司中強者恆強局面仍未打破。值得關注的是,人保財險在3月單月保費收入反超平安財險,以原保險保費收入422.53億元、環比漲幅88.61%,領跑老三家。

  具體來看,今年3月份,87家財險公司中有27家出現了原保險保費同比下滑的趨勢,中原農險、鼎和財產跌幅過半。其中,中原農險3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421.46萬元,同比跌幅達75.57%,居於首位,而其環比也呈下降趨勢,跌幅超九成。藍鯨財經查閱發現,總體來看,今年一季度,中原農險表現並不“遜色”,保險業務收入達到7.63億元,同比增長65.5%;淨利潤1.33億元,已超去年全年的2622.44萬元。

  此外,鼎和財產在去年3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6686.14億元,今年這一數據則為22378.23億元,同比下跌52.07%;安邦財險、勞合社、出口信用、陽光信用、中意財產同比跌幅均超三成,其中安邦財險3月同比下跌44.30%,勞合社實現同比跌幅40.46%。回顧來看,2017年原保險保費收入下滑最為嚴重的是外資保險公司勞合社,其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020.99萬元,同比縮減15.91%。而在今年1月,勞合社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下滑47.00%,2月同比下滑幅度更是擴大到78.83%,已連續三個月同比呈現下滑趨勢。

  從環比數據來看,僅有八家保險公司呈現環比下跌趨勢,其中,黃河財險、粵電自保、中原農險跌幅超九成,分別達到99.34%、98.31%、92.28%。三井住友、中意財產、陽光信用、安聯財險以及樂愛金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

  A股“入摩”在即,機構:納入後中長期保險行業受益顯著

  從險資運用來看,今年一季度,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15.26兆元,較年初增長2.3%。其中,銀行存款2.02兆元,佔比13.22%;債券5.38兆元,佔比35.26%;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兆元,佔比12.46%;其他投資5.96兆元,佔比39.06%。

  從險資投向來看,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保險資金在一季度約增持5.57億股、新進約25.09億股,減持約5.12億股,一季度險資淨買入約25.54億股。從配置方向來看,除了化工等周期股,險資更偏愛於公用事業、家用電器、傳媒、農林牧漁、銀行等大消費板塊。

  舉例來看,藍鯨財經查看發現,一季度中國人壽通過旗下分紅账戶增持農業銀行2.66億股,將其佔比提高到0.28%,成為農業銀行第七大流通股股東,此外中國人壽還分別通過傳統账戶增持工行銀行2586.22萬股、通過分紅账戶新進2.91億股,共計佔比0.19%;前海人壽增持北辰實業2117.35萬股,自從去年三季度新進北辰實業後,連續兩季共計增持6999.39萬股,為北辰實業第四大流通股股東;平安人壽增持長江電力1594.59萬股,共計持有長江電力9.88億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

  海通非銀團隊指出,十年國債收益率由前期3.5%回升至3.7%左右,利率趨勢下行的擔憂緩解,今年以來,十年國債收益率從前期4.0%左右高點,降至前期低點3.5%,引發市場對於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的擔心。“目前債券收益率水準尚屬保險公司可以接受的範圍,若繼續下降,有可能對投資端形成配置壓力”。

  從上市保險公司來看,今年一季度保險板塊走勢較為震蕩,整體呈現下跌趨勢,其中新華保險共計下跌35.09%居於首位,中國太保、中國人壽分別下跌19.04%、16.66%,中國平安下跌10.03%。隨著一季報的披露,跌勢或有緩和,最近一周四家上市保險公司均上行。

  安信非銀團隊指出,四家上市保險公司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同比較快正增長,且個險新單同比負增長低於預期,展望二季度,“預計上市保險公司個險管道將更加注重代理人素質提升而非規模擴張,並注重發展長期保障型產品,業務結構調整帶來的新業務價值率提升”,對於是否存在明顯表現,則待觀察。

  基本面方面,據開元證券今日發布策略報告表示,有消息稱明晟公司將於5月15日凌晨公布一系列MSCI指標的半年度審查結果,屆時MSCI將發布2018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的新增和刪除名單。據悉,MSCI指數公司將公布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成分股,並於6月1日正式生效,“入摩”將給A股帶來中長期走強的動能。中信建投策略研究指出,距離A股成分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不足1個月,其認為納入初期對金融、醫藥與食品飲料等行業有所提振,中長期看電子、食品飲料、金屬製品與保險行業受益最為顯著。

責任編輯:張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