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隔薑灸,讓溫暖透進骨子裡——這些病症更能斷根

三伏隔薑灸,效果翻倍

為什麼要做隔薑灸?

最主要 理 由:

效 果 好!

對灸友們來說,三伏灸,如此難得的機會,不就是想用更好的方法解決身體的問題嗎?!


隔薑灸在所有艾灸方法中效果排第二;第一是化膿灸。

灸界有一個說法:化膿灸跟隔薑灸比,可「以一當十」。隔薑灸跟懸灸比,同樣「以一當十」。

而且隔薑灸操作簡單,能縮小治病時間,相對煙也小。


為什麼隔薑灸這麼神奇?


我們先說生薑,其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平喘、補氣的作用。民間更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智慧,

《神農本草經》記載:「乾薑,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氣,下氣,通神明。生山谷。」

《論語》記載孔子說:「不撤薑食,不多食。」孔子每頓飯吃的不多,但必吃生薑。活了73歲。

隔薑灸的原理並不複雜,它是在艾絨的基礎上配合生薑的藥性。而生薑歸肺脾胃經,本身就是散寒的利器,對祛除脾胃肺臟內的寒氣極為有效。所以隔薑灸最顯著的效果,就是它的祛寒能力。這與三伏灸的特點不謀而合,三伏灸最厲害的也是彌補陽氣,驅散陰濕寒邪。

所以說,當三伏加上隔薑灸,祛寒效果獨一無二,

不僅效果好,方法也超簡單


準備材料:

艾絨或艾柱、新鮮的老薑、牙籤(針)


步 驟:

1,將生薑切片,厚度在1.5-2個一元人民幣的厚度,大小可覆蓋穴區即可;厚薄以自己對燙的承受能力為準,熟能生巧,先厚再薄;

2,用牙籤(針)在生薑片上刺5個小眼,能讓艾灸的熱力及藥力滲透下來;

3,取艾絨(艾柱),艾絨的話做成下面大上面尖,呈寶塔形。可先小再大;小柱燃燒時間短。

4,將生薑片放在穴位上,點燃艾柱開始施灸;初期每個穴位灸3-5壯,熟練後,慢慢增加。

灸到什麼程度呢?以穴區局部出現潮紅時為宜。在施灸的過程中,當你感覺穴區有灼痛感時,可以略微把薑片提起來,防止皮膚灼傷。


隔薑灸最適合的病症


一是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小孩冬天感冒;過敏本質就是陽氣不足。多年老鼻炎採用隔薑灸是很有效果的,堅持調理甚至可以根治,眼下正值熾熱的三伏天,配合隔薑灸,是治理這一頑疾的最佳時機。

二是與虛寒有關的疾病,如如寒性嘔吐、腹痛、泄瀉、早泄、不孕、痛經,風濕,包括皮膚冷痛、凍瘡、各種皮炎等,通過三伏隔薑灸,會大大減少冬季複發的可能。

三伏隔薑灸老風濕、老寒腿能斷根

無論是風濕性關節炎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中醫裡面都統稱為「痹證」,其原因主要由於正氣虛弱,風寒濕邪乘虛而入,流注於經絡、關節、肌肉,閉阻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即所謂的風、寒、濕三氣雜合而致發為痹。

三伏天是治療好時機。對於風濕病久病患者,若採用隔薑灸,藉助夏天炎熱升發,自身陽氣得以恢復,正氣旺盛,血脈通利,肌膚腠理疏鬆,易於祛除風寒濕邪,此時艾灸,理應事半功倍。

怎麼艾灸?常用主穴有:阿是穴(痛點)、大椎、陰陵泉、足三裡。然後再根據具體病情選擇配穴,一般來說,急性期配至陽、靈台、並用艾灸刮痧杯在督脈上探找壓痛點;

用隔薑灸治乳腺增生,30多個患者全部治癒

1、 研究對象

我們選取了12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按抽籤法隨機分為2組。

治療組:63例

對照組:62例,

2、治療方法

治療組:使用藥艾隔薑灸膻中、屋翳、乳根、阿是穴(腫塊)每穴灸3柱,每日一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體息3d,月經期不治療。

對照組:採用乳癖消貼膏,自月經來潮第14天起,到下次月經來潮止,1次/d,14d為1個療程,3個月為1療程。

3、結果

治療組:治癒34例,好轉22例,無效7例。

對照組:治癒13例,好轉22例,無效27例。


我們採訪了幾位隔薑灸的重度愛好者


1、隔薑灸了整個夏天

感覺七竅都在往外冒寒氣;


我陽虛氣虛,寒濕重,手腳一年都冰涼得跟死人一樣的,非常怕冷。我回想可能跟生活習慣有關:喜歡晚上洗頭,洗完不擦乾就睡覺,愛吃冰淇淋。幾十年都這樣。加上過去上班作息不規律,工作耗得太厲害了,身體快垮掉了。

後來自己接觸了中醫,自己調養,去年艾灸了整個夏天,三伏那段時間自己天天隔薑灸

,常明顯地感覺到很多寒氣從穴位、皮膚、七竅,只要開口的,都往外冒寒氣,自己感覺像個冰窟窿。然後就是臉色,臉上有光澤了,和氣的飽滿度。


2、腱鞘囊腫,4次隔薑灸節約了近7000元


上個月確診為腱鞘囊腫。手肘無法動彈,醫生說要動手術割掉,手術費5000元,用藥1980元;我明白病因,即使是割掉,一樣會因為我工作原因再長回來。

因此我決定用隔薑灸解決。老公幫我從囊腫周圍開始灸,剛開始時沒什麼感覺,兩分鐘後,那種針刺的感覺很強烈。我忍不住淚水直流,三四秒過後,溫溫的好舒服,三天時間連續灸,整個手肘全起了大小不一的水泡,非常恐怖。

可是眼見著囊腫一天天的消下去了,我心裏面很開心。起來的水泡到第3天用無菌針挑開,流了很多黃黃的水。

我沒有灸穴位,只是用生薑片將腫痛的地方包圍著灸,一天一次30分鐘。灸了4次

就消腫了。


這些事項要注意


1、艾炷大小宜在薑片直徑以內,太大易引起皮膚灼傷,灸前可在穴區塗一點艾草精油,一可緩解皮膚灼傷;二可增強艾灸效果。

2,因夏天濕重、風邪多,三伏灸後一定要封穴;就是在施灸部位,用乾毛巾揉一揉,用手拍拍,也就是把毛孔關閉。

3,血糖高的艾友,不建議隔薑灸。因為糖尿病人對皮膚的敏感度低,易燙傷。

4,灸前灸後可喝有點燙嘴的溫開水,遠離寒涼食物,如綠茶會削弱艾灸的火力。

5、晚上7點後不宜隔薑灸,因為晚上要養陰

備註:更多辨證配穴顧問可以關注 「艾灸匠心居」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