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究竟好在哪裡,真的有用嗎?這7個穴位艾灸效果會更好!

艾灸,我們首先講一下這個灸字。灸,就是灼燒的意思。艾灸,就是有艾絨,在體表的部位或者穴位上,進行灼燒。借灸火的溫和熱力,藥物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保健治病的一種外治的辦法。

艾灸治療主要作用是溫通經絡,活血止痛,調節陰陽。主要用於寒性病症,主要包括寒濕引起的腰腿痛,膝關節痛,婦科病症等眾多的病症。

艾灸治療歷史悠久,如今發展到很多艾灸治療的新儀器,比如艾灸盒的出現,使用很方便,可以避免過去的手持艾灸治療後引起燙傷的問題。艾灸包括艾條灸法和艾柱灸,艾柱灸又分為隔薑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等等,方法眾多,供臨床選擇。

艾灸對有些急性病見效或痊癒。如睾丸炎,灸大墩穴,有三十分鐘即見大效的案例。再如,腹瀉患者可灸中脘、神闕、關元(也可用艾灸盒同時灸上述穴位),再加上艾灸足三裡,很多患者都是快速痊癒的。朋友用上述取穴,對住院二十天的九十歲術後腹脹老人施隔桔皮灸,效果極佳。

有的朋友剛開始用艾灸理療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很多問題,比如灸煙太濃,灸每天灸的話太麻煩,怕燙到自己……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只能說明你圖樣圖撕破;艾灸的作為中醫理療中比較重要的一環,也是與時俱進的,在不改變艾灸療效的前提下,結合現代技術和現代人的生活觀念,發明出了很多優秀的、並且很方便的產品。

艾灸是有效的,但是要長期堅持,沒有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積累,你很難感受到艾灸的效果。在醫院艾灸配合針刺治療,稱為溫針灸,也是很流行的。

如果自己艾灸可以灸足三裡,三陰交,中極,關元,天樞,合谷,太沖等等,以前兩個用的最多,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防病能力。

我們繼續說一下艾灸的好處,我們都知道,西醫治標不治本,中醫卻可以幫助去根,中醫裡有一個操作叫針灸,很多朋友都認為針灸就是針扎,其實並不是這樣,「針」便是大家說的用針刺激穴位,而「灸」便是指的我們的艾灸,這便是我們所說的針之不及,葯之不到,必須灸之,針扎不行,而中藥又到不了病灶,那怎麼辦?就選擇艾灸了,中華醫學博大精深,對症下藥也正是我們中醫所追求的,艾灸不僅老少皆宜,而且副作用小甚至是沒有副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