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向腫瘤說不,為何癌症不傳染卻要預防家庭癌

癌症,從醫學的定義看,其特徵是快速產生異常細胞,這些細胞超越其通常的邊界,並侵襲到臨近部位,如果這些異常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就稱之為轉移,是癌症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每年約有近900萬人因癌症死亡,佔全球死亡因素的16%,其中突出的死亡因素是肺癌。

從癌症的發病機制可以看出,癌症本身是不傳染的。但是,近些年來,所謂家庭癌的現象正越來越多地引起關注。2015年時,世界衛生組織的1項研究表明,在100對死亡夫妻中,約有5對夫妻都因癌症死亡。對某癌症病友會的調查發現,會中9200多癌症患者中,夫妻或一家多人同時患癌的比率佔到了近20%。這個現象提示,腫瘤患者的家人更要格外留心預防腫瘤。

依據當前癌症研究的共識,如果按照74歲的平均壽命來推算,每個人一生中患癌症的概率是22%。更細緻的結論是,男生一生中患癌症的概率是44.29%,最終死於癌症的可能性是 23.2 %;女性一生中患癌的概率是37.76%,死於癌症的可能性是 19.58%。從癌症發生的機理角度看,既有先天的遺傳學因素,也有後天的環境因素和生活因素,有些生活方式和習慣在其中扮演了癌症發生加速器的作用。而根據家人患癌的線索,則有助於提高防癌意識,規避容易誘發癌症的生活因素,或者及時早期發現癌症。

我們先來看先天因素,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可遺傳的是癌症的易感性或傾向性,也就是大家常聽說的家族聚集現象。比如,乳腺癌,家族中有1人患乳腺癌,其直系親屬患乳腺癌的風險會增加近3倍;如果家族中有2人患乳腺癌,其直系親屬患乳腺癌的風險就增加到7倍。常見的胃癌也有這種現象,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患胃癌的風險要比其他人高出近4倍。通過對1100例罕見肉瘤患者的基因檢測發現,50%以上存在著增加癌症風險的先天性基因突變,同時認為,與乳腺癌及腸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在肉瘤患者中也常見。有研究還發現,患有攝護腺癌的男性的家族中的女性成員更易患上乳腺癌。有這些現象的原因是,癌症本質上是DNA的病變,家族聚集現象說明不同的癌症之間可能存在著相同的癌變基因。

從癌症發生的生物學因素來看,某些可以誘發癌症的微生物,在家庭成員間的傳染也是重要因素。比如以肝癌為例,肝硬化屬於肝癌發生的癌前病變,而B肝病毒可以傳播給配偶,B肝感染不及時治療,則容易發生肝硬化,最終導致肝癌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則與胃癌發生相關,而的共餐情境中,是很易造成幽門螺桿菌傳染的。這也是提倡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家庭成員集中檢測及治療的依據,目的就是防止交叉感染及耐藥性產生。必須樹立的防癌觀念是,癌症本身雖然不傳染,但是,誘發部分癌症的微生物感染是有傳染性,有些甚至是有極強傳染性的。

強調預防家庭癌的另一個出現點,是家庭成員的共同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這其中,近年來引起關注的突出問題是環境汙染,想必大家都已經對所謂癌症村的說法早有耳聞。比如,居住環境周圍存在放射性金屬礦,其周邊許多家庭中會發生血液病;粉塵汙染嚴重的地區,則容易高發肺癌。就共同生活習慣而言,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飲食習慣,比如肉食較多但纖維較少的飲食習慣,與腸癌相關;醃製食品及燙食與食道癌相關;吸煙,本身及被動吸煙的家庭成員則容易發生肺癌。近年來,還有研究發現,習慣性地晚睡也會使多種癌症風險增加,家人祖傳愛搓麻,隔三差五地血戰通宵,那就總會有提前熬不住的。

癌症研究中,近些年也越來越關注不良情緒對癌症風險增加的影響,其中的機制被認為是持續或劇烈的精神刺激,可以損害免疫功能,加速基因突變,從而誘發癌症。對於家庭成員來講,同在一個屋簷下,就可能共同經歷磨難,或是產生不和諧的家庭氛圍,相互抱怨或長期生活在焦慮及壓抑的家庭中,就可以令大家的免疫力齊齊下降,使癌細胞得以趁虛而入。從這些道理中,我們可以看出,預防家庭癌,並不是奇葩說法,而是有實在的科學依據的。防癌,要從家庭內做起。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巨集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