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史上最全糖尿病的運動療法詳解,終於有人說清了!

運動療法在健康和醫療中的越來越重要,關於糖尿病,有文獻指出,運動可以實現預防,甚至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只要保證個人安全,那麼運動的好處就太大了:控制血糖,減少胰島素的需要量、減肥、降脂、降壓、預防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等…

動分為有氧運動無氧運動,運動處方中會包括:運動類型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頻率

本文將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列出了一系列運動建議,並推薦使用術康APP進行有效運動。

一、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的特點是:強度低、時間長、不中斷、有節奏。有氧運動對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十分適宜。

1.準備活動:5-10分鐘,為輕微運動。如中慢速步行(40-90m/min)。

2.運動進行:通常為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步行(建議從慢速步行開始,逐漸增加步行速度,時間可從10分min逐漸延長至30min,距離可自500m延長至1000-1500m;

備選方案:慢跑(速度為200m/min)、慢跑和步行交替進行的過渡性練習、中間可穿插一些爬坡或登台階、跳繩(適合40歲以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2]

3.運動後的放鬆活動:5-10分鐘的慢走,自我按摩等。可促進血液迴流,防止突然停止運動造成的肢體瘀血,回心血量下降,昏厥或心律失常。

二、無氧運動

著就是醫學運動專家說的「抗阻運動」。抗阻運動的處方要比有氧運動謹慎很多。這是為啥?給你舉個例子:

如果糖尿病患者是以胰島素阻抗為主,就應該增加抗阻訓練;

但如果他(她)同時也有動脈硬化,則要減少抗阻訓練。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協調訓練量非常重要。以下幾個動作是糖尿病患者力量訓練的常用動作,訓練之前最好顧問專業運動醫學專家,或者在實踐過程中感覺不適,就請立馬停止。

(1)二頭彎舉(方法見圖)

注意事項:手腕始終保持屈狀,以避免損傷腕關節;二頭彎舉角度不宜過大,前臂與上臂呈90度,肱二頭肌感覺緊張即可。

(2)頸後臂屈伸(方法見圖)

注意事項:上舉時雙臂盡量保持在耳朵後面,不超過耳朵,可以徒手做,也可以持啞鈴等重物。

(3)深蹲

(4)雙腿並舉上抬

1.運動強度:(每個人體質不同,這裡提供一個自我判斷的標準)運動時心跳加快,但呼吸不急促、能持續運動10~30分鐘,稍感累但仍能堅持運動、第2天起床後無疲勞感。有氧運動(前兩個月強度為最大心率的 60-70%,後面為最大心率的70-80%)和抗阻訓練最大力量的60%。[3]

2.運動時間及頻度:餐後一小時運動,不易低血糖。運動頻率5~7次/周,且至少隔天1次,盡量避免連續2天或2天以上不運動。

3.運動三部曲:5~10分鐘熱身,運動20~30分鐘,5~10分鐘放鬆活動。

4.運動注意事項:

1、有規律

2、強度由低開始

3、如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應監測血糖並注意調整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用量

4、如運動前血糖較低,應先加餐

5、進餐後1-3小時進行運動

6、運動減體重應緩慢進行,每周減重少於400g

7、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8、避免高強度運動

9、高血壓---不舉重屏氣

10、周圍血管病變---走---休息---走

11、視網膜病變----不舉重、不潛水、頭不低於腰

12、周圍神經病變----避免過度伸展,不負重

13、運動會引起食慾增加,消化功能增強,應注意飲食控制

14、注意足部護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