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蘭仕炮轟天貓“店大欺客”,電商“二選一”大戰何時了?

又到618,又見全民購物狂歡節。

然而,一張熱度不亞於購物潮,並且火藥味甚濃的聲明,於618前夜爆發,這就是格蘭仕炮轟天貓的聲明。聲明中,格蘭仕指出因為拜訪拚多多而遭遇天貓打壓,平台搜索出現異常,經與天貓溝通後仍然無果,嚴重影響銷售,對此深表不滿,並建議消費者前往其他平台購買格蘭仕產品。

來源:格蘭仕

說的是有理有據,格蘭仕身板算挺得夠直。當晚,因為訴求未獲得天貓回應,格蘭仕再次發表聲明,“請天貓高層站出來說話”,一派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架勢。

來源:格蘭仕

一石激起千層浪,“店大欺客”,天下苦天貓久矣。各種吐槽言論在迅速蔓延,電商“二選一”的話題也再次浮出水面。

不過,在電商流量紅利消退,競爭越發白熱化的今天,這種不同平台之間,排他意味濃厚的“戰爭”,即便犯眾憎,卻難有結束的一日。

電商行業:

流量見頂,已成紅海

從一開始,電商便以一種摧枯拉朽的姿態,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的商業生態。

從吃的到穿的,從城市到農村,從富人到平民,已經沒有電商無法滲透的地方。巨大的成本、效率優勢,疊加巨量的消費人口,使得電商發展一飛衝天,過去十年,中國的電商交易額增長超過10倍。時至今日,中國電商年交易額穩居世界第一,同時衍生了出龐大的線下配套產業,甚至被稱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

然而,任何行業飛速發展的下一步,通常是飽和,電商行業也不例外。過去5年,電商交易額雖仍有增長,但增速從14年的超50%一路走低,17年尚可保持2位數,到了18年,已“成功”跌至個位數。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

而另一重要指標--網購用戶數增速,則早於2016年便跌入個位數。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報告

毫無疑問,電商行業已告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從藍海切換到了紅海。與此“交相輝映”的,是幾年前大熱的各類垂直電商,倒的倒,散的散,僅2018年,便有12家電商陣亡。

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消失,即便還在世的電商巨頭,一樣面臨著增長下滑的瓶頸,包括中國最大的兩家電商--阿里巴巴和京東。

阿里的最新年報顯示,2018年電商零售業務總的GMV是5.73兆,增速下滑至19%,而上一年度的增長速度還是28%;另一電商巨頭京東的GMV增速,下滑得更為慘烈,17年還將近100%,到了18年,大幅下滑到31%。

增量階段,大家都忙著搶錢,不亦樂乎,彼此間可能會有小摩擦,但大體上都會相安無事。然而,一旦增量枯竭,很快便會演變成存量博弈。到了這個階段,豎起戰壕、嚴防死守、互相搶客、拚命廝殺,就成了難以避免之事。

而巨頭們憑借著手中巨大的資源優勢,競爭起來則更為赤裸裸。

二選一:

豎起柏林牆,走最容易走的路

說起互聯網巨頭們的競爭,最為立竿見影,同時也最為飽受爭議的打法,“二選一”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9年前,那場開啟於PC時代流量見頂之時,著名的“3Q”大戰,是“二選一”的巔峰之戰,也是中國的互聯網用戶第一次親身經歷了什麽叫做“靠邊站隊”。大戰可以說非常殘酷,騰訊與360的針鋒相對,馬化騰和周鴻禕的隔空論戰,寸步不讓,足以載入中國互聯網編年史,供無數後來者品鑒、回味。

在商言商,若用互聯網行業的宏觀視角,“二選一”有其合理的一面。

不論對哪個互聯網公司,用戶都是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核心的資源,而由大量用戶形成的流量,就是白花花的“銀子”。互聯網公司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用戶量,或者流量決定。理論上講,誰能搶到最多的用戶,誰的價值就最大,所以每家互聯網企業都必須,而且也只能挖空心思去搶用戶。

但不要忘了,互聯網始終是一個沒有邊界的地方,用戶可以輕輕地來,也可以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在搶到最多用戶的同時,服務好他們,留著他們,同等重要,如果無法留住用戶,那即便今天再強大,明天都可能被摧毀。

而留住用戶,又何嘗會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即便是對於已經搶到了大量用戶,本身流量不是小數目的巨頭,也相當頭疼。

因為互聯網行業本身就是一個技術快速迭代、玩法層出不窮的世界,用戶容易被新鮮事物、新鮮玩法所吸引,進而流向新平台,用戶流失,就相當於動了互聯網公司的根基。而巨頭們雖然財大氣粗,坐擁巨大資源,但礙於船大難掉頭,對新事物的感知,對新玩法的創造,有時甚至比不過一家小型創業公司,這也就是為何拚多多能夠在淘寶和京東夾縫中迅速崛起,而兩大巨頭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拚多多崛起的原因。

巨頭們當然也明白,需要緊跟時代潮流,熟讀用戶心理,解決用戶痛點,但這要求公司不斷投入,不斷創新,不斷突破,這條路並不是那麽好走。

相反,如果不能切實地防止“東柏林人“逃往“西柏林”,那就乾脆豎起“柏林牆”,逼迫用戶“二選一”,靠邊站隊,試問,還有什麽比這一招更能隔絕用戶逃走的?

這是一條最容易走的路,有人甚至為其披上一層合理的外衣,美其名曰“愛一個人就應該專一,愛情裡本來就是排他”。

呵呵,好吧。

電商贏了,商家和消費者輸了

“二選一”可能鞏固了某個電商的壟斷地位,但犧牲的卻是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

假如格蘭仕只能在天貓上銷售,那麽其他平台的流量它就無法享受,企業的營收增速就難免會受到影響;另一邊,消費者只能跑到天貓才能買到,而其他平台的優惠活動自然就享受不到;而擁有了獨家銷售權的天貓,則有可能有恃無恐,兩邊收割。

最終的結果就只有一個,商家和消費者,一前一後抬轎,而轎子坐著的,就只有電商平台。

或許正因如此,電商們對這個招數那是深深地迷戀,難以割捨,即便在2017年國家修訂頒布了《反不正當競爭法》,2019年又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商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電商們仍然樂此不彼,只不過鑒於法律的威嚴,手法變得更為隱蔽而已。

無數的經濟理論和現象都證明,壟斷不是好東西,人為地豎起過多的壁壘也不是好東西,而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才真正有利於行業、社會以及消費者。

回歸到電商行業,只有充分競爭,才可以促使行業優勝劣汰,促進電商自身持續創新,優化技術,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只有充分競爭,才可以促進商家提高經營效率和經營業績,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或者服務,為股東謀求更好的回報;

也只有充分競爭,才可以令到消費者每花出的一筆錢,都能夠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最終,是幫助整個經濟和社會的新陳代謝系統更為順暢地運轉。

走最容易走的路,最後......

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突破邊界、連接一切以及贏者通吃。不管哪個細分領域,最終都會形成這樣一個局面:要麽一家獨大,要麽幾大巨頭均勢。

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巨頭效應已十分明顯,而在現在這個存量博弈階段,店大欺客、“二選一”的現象其實很難避免,畢竟流量都是他們的命根子。即便有再多的法律條文出來約束,在生存面前,電商們依然會選擇繼續耍流氓。

毫無疑問,直接豎起“柏林牆”,對電商巨頭而言,易如反掌,但這種有礙競爭,阻礙行業發展,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儘管短期內可以帶給電商好處,但長期看,損害的是其自身的企業形象,最終受影響的會是電商本身。

還是那句話,走最容易走的路,最後可能會無路可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