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種情況下歪脖千萬別以為是落枕,否則因小失大


7歲的亮亮淘氣愛玩,一天在學校上課,突然出現脖子疼痛不適,脖子向左側彎曲,用手將頭部板正後又歪過去了,而且轉脖子受限。老師很快帶孩子到醫院科就診,經詢問病史沒有脖子扭傷,幾天前有過感冒,拍X片檢查後頸部寰樞椎(又稱頸1、2椎)不對稱,醫生診斷為寰樞椎半脫位,建議住院進一步治療。

寰樞椎半脫位,又稱寰樞椎紊亂,是寰椎(頸1)和樞椎(頸2)之間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屬於中醫「骨錯縫,筋跳槽」範疇,多見於男孩。由於人體頸椎骨有7節椎骨,第1、2頸椎骨位置最高且結構比較特殊,相互構成關節,其功能主要是旋轉,頸部旋轉功能約有50%發生在寰樞椎節段。寰樞椎關節的穩定取決於韌帶的結構,但發育期的兒童容易發生半脫位。

發病的病因有外傷性因素,如頭部遭受打擊傷、體育運動傷、交通事故傷等,通常遭受損傷的暴力並不大,有時輕度的扭轉外力即可發生半脫位。還有可能由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炎性因素如感冒、扁桃體炎等侵犯上頸椎所引起。少見的還有兒童頸部不良姿勢、類風濕關節炎等也易患此病。

寰樞椎半脫位雖然不至於造成神經方面的嚴重後果,但發病後很突然,可表現為頭頸部傾斜,脖子疼痛和僵硬,並伴有頭痛、頭暈癥狀,不能向傾斜的一側轉頭。患兒有時用手托住頭部以減緩疼痛,特別類似於落枕,因而容易誤診,但區別在於落枕與枕頭和睡眠姿勢不良有關。此病診斷需要X線片檢查,張口位片顯示頸椎中間骨突與兩側骨塊間距不對稱(正常人是骨突居中的),必要時還需CT檢查確定。如果延誤診治,有時會造成斜頸,導致面部發育不對稱。

一旦發現孩子突發脖子偏斜應立即就醫。治療包括複位和固定。治療通常應用枕頜帶牽引,兒童1.5~2.0公斤即可,一般2~3天即可複位,維持牽引2周,再予頸托固定4周。治療期間還可配合中藥活血舒筋湯熏洗。恢復期,可囑兒童進行功能鍛煉。

日常應注意預防此病。首先要避免脖子外傷如扭傷、摔傷、車禍傷等,家長要教育兒童玩耍時,不要隨便抱脖子,或旋扭頭頸;其次,注意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人們常說感冒可引起多種病,其中就包括頸椎關節半脫位,一旦感冒,要及時治療;另外,避免脖子過度勞累或長時間不動,還應注意脖子保暖,預防兒童風濕或類風濕關節炎。(圖片來自網路,與文章內容無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